點完卯後,周桐安排好了衙門裡的事務,正準備帶著徐巧去陶明住處。
結果一轉身,發現身後已經跟了一大幫人。
趙德柱像個跟屁蟲似的黏在周桐身邊,嘴裡不停地念叨:“小說書,你說的是真的嗎?到時候真能去搬那些地主老財家的東西?我等不了那麼久了呀!要不我現在就去找那倆小胖子吧!”
他說的正是出去踩點的大虎和三滾,臉上寫滿了興奮,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雕花家具和金銀財寶。
萬科也湊了過來,一臉期待:“少爺,您說的這事兒我熟啊!後勤事務太無聊了,讓我也去吧!”
他搓著手,眼睛裡閃著光,顯然是對“老本行”充滿了懷念。
周桐無語地看著這兩人,尤其是那萬科,要是把這貨跟那三湯圓湊一塊兒,那簡直就是四大惡賊齊聚,到時候就不是抄家了,直接變成拆遷大隊了!
他堅決搖頭:“不行!萬科,你給我老老實實待在衙門裡,後勤事務不能沒人管!”
萬科一聽,立刻蔫了,轉頭看向徐巧,可憐巴巴地說道:“夫人,您看啊,老爺他……”
周桐直接打斷他,瞪向趙德柱:“趙德柱,現在讓這小子閉嘴!要是不閉嘴,你也不準去!”
趙德柱一聽,立馬急了,一把拽住萬科:“你小子彆廢話了,再廢話咱倆都去不成!”
萬科還想掙紮,結果趙德柱直接上手捂他的嘴,兩人你追我跑,鬨得周圍雞飛狗跳。
周桐無奈地搖了搖頭,拉著徐巧往外走:“彆管他們了,咱們先去陶老那兒。”
徐巧掩嘴輕笑:“桐哥哥,你這幫兄弟還真是熱鬨。”
周桐歎氣:“熱鬨是熱鬨,就是太能鬨騰了。”
一行人跟著吳毅,浩浩蕩蕩地往城北陶明的住處走去。
陶明的住處位於城北一處僻靜的小院,院外種著幾棵老槐樹,枝葉繁茂,遮出一片陰涼。
院子裡種了些花草,牆角還搭了個黃瓜架,藤蔓纏繞,顯得格外雅致。
還沒進門,就聽見院子裡傳來一陣吵吵鬨鬨的聲音。
陶明正從屋裡走出來,身後跟著幾個裡正和老人。
他一抬頭,看到周桐身後跟著這麼一大幫人,頓時愣住了:“你們怎麼都來了?老頭子我茶水可沒準備那麼多啊!”
周桐笑著擺手:“沒事沒事,彆給他們喝,讓他們在門口候著就行。”
趙德柱和萬科一聽,頓時蔫了,乖乖站在門口,眼巴巴地看著周桐和徐巧跟著陶明進了小院。
院子裡,幾位裡正和老人見到周桐,紛紛起身打招呼。
“周縣令,早啊!”
“周大人,您可算來了!”
“這位就是徐姑娘吧?真是郎才女貌啊!”
周桐一一回應,寒暄了幾句後,大家便圍坐在黃瓜架下的石桌旁,開始說正事。
周桐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今日請大家來,主要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下細分化管理的事。
咱們桃城雖然不大,但事務繁雜,光靠衙門這幾個人手,實在是忙不過來。
所以我想,咱們可以把每個街道、每個巷子都設一個負責人,由鄉親們推選,每兩年換一次。這樣一來,既能減輕衙門的負擔,也能讓鄉親們更有參與感。”
話音剛落,幾位裡正和老人便開始議論紛紛。
“這法子倒是不錯,但鄉親們不識字,推選的時候會不會亂套啊?”
“是啊,而且每個街道都設負責人,會不會太麻煩了?”
“我覺得可行,但得有個章程,不能亂來。”
周桐耐心地聽著大家的意見,等他們說完後,才開口說道:“大家說得都有道理。
推選的時候,可以由裡正和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再讓識字的人幫忙記錄,也不用識那麼多字,用簡單筆畫代替即可。
至於負責人的職責,咱們可以慢慢細化,先從簡單的開始,比如傳達衙門的通知、組織鄉親們乾活之類的。”
陶明捋了捋胡須,點頭說道:“周桐這法子確實可行。咱們桃城雖然不大,但事務確實繁雜,細分化管理是個好辦法。老頭子我覺得,可以先在幾個街道設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眾人聽了陶明的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周桐見狀,笑著說道:“那就這麼定了!接下來,咱們再說說梯田開墾的事。我已經安排人去後山勘察過了,那片坡地雖然碎石多,但土質還算不錯。
咱們可以把鄉親們分成幾組,每組負責一片區域,工具和糧食由衙門統一調配。”
一位裡正興奮地說道:“周縣令,這梯田要是開墾出來,咱們桃城的糧食問題可就解決了!”
另一位老人也點頭附和:“是啊,這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事!”
眾人正說著,萬科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滿頭大汗地喊道:“老爺,不好了!有人剛剛來報官,說城西破廟又來了一夥流民!”
眾人臉色微變,陶明皺眉問道:“多少人?”
“約莫三百,拖家帶口的。”萬科抹了把汗,“看樣子是從鈺門關逃過來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位裡正擔憂地說道:“正值春耕,這麼多流民……咱們自己的糧食都不夠,怎麼安置他們啊?”
周桐站起身,果斷地說道:“走,去看看!”
他剛轉身要走,卻被陶明一把拉住:“慢著!”
陶明從袖中掏出一本泛黃的戶籍冊,遞給周桐,“這是昨夜統計的無地農戶,共一百七十三戶。你打算如何安置?城裡的百姓都還沒照顧好,現在又要收下這麼多流民,你可要考慮清楚。”
旁邊的裡正們也紛紛點頭,表示擔憂。徐巧輕輕拉了拉周桐的衣袖。
周桐接過戶籍冊,目光掃過密密麻麻的名字,忽然抬頭說道:“陶老,您說咱們把流民和無地農戶混編如何?”
“混編?”陶明一愣,顯然沒明白周桐的意思。
“對!”周桐點頭,“無地農戶熟悉本地情況,流民急需生計。
讓他們組成互助組,開墾梯田時互相幫扶。這樣一來,既能解決流民的生計問題,也能加快梯田的開墾進度。”
他頓了頓,語氣誠懇地說道:“我這人心善,沒什麼太大的理想,但就是想救幾個人,儘自己的能力而已。”
陶明沉吟片刻,眉頭微皺:“法子倒是可行,隻是……怕流民不服管啊。”
周桐接口道:“讓趙德柱帶巡防隊維持秩序,再派老兄弟們擔任什長,負責傳達政令。
這樣一來,既能保證秩序,也能讓流民儘快融入咱們桃城。”
陶明終於點頭:“好!我們商量一下,你先去會會那些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