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下午醫館這邊。
徐巧收拾好藥箱,輕輕舒了一口氣。今天的義診總算結束了,她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肩頸,接過李荷遞來的水,笑著揉了揉小姑娘的腦袋。
“小荷,今天教你的記住了嗎?”
李荷用力點頭,脆生生地答道:“記住了!風寒咳嗽用紫蘇葉、杏仁、桔梗,肺熱咳嗽加桑白皮、黃芩,痰多再加陳皮、半夏!”
徐巧滿意地笑了:“不錯,記得很牢。好好照顧李伯伯,我先回去啦。”
李荷眨巴著眼睛:“姐姐,周大哥不來接你嗎?”
“他今天在軍營有事呢。”徐巧溫聲回答。
“那小桃姐姐呢?”
“小桃身子不舒服,在家歇著呢。”
李荷一聽,立刻自告奮勇:“那我送姐姐回去!”
徐巧笑著搖頭:“不用啦,我又不是小孩子,就這麼一段路。”她輕輕捏了捏李荷的臉頰,“你好好看店,彆讓李伯伯太累。”
李荷雖然有點不舍,但還是乖乖點頭:“那姐姐路上小心!”
徐巧撐開油紙傘,走出醫館。外頭的太陽正烈,曬得青石板微微發燙,她低頭看了看,忍不住輕輕踩了踩,暖意透過鞋底傳來,竟有些愜意。
街道上人來人往,商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卻不見半個乞丐。自從周桐上任後,桃城的街巷乾淨了許多,連空氣裡都飄著一股生機勃勃的味道。
她正走著,忽然聽見有人喊她——
“徐大夫!這裡!這裡!”
徐巧抬頭,發現是街角那家米糕鋪的老板,正笑嗬嗬地衝她招手。她走過去,老板麻利地包了一塊剛蒸好的米糕遞給她。
“周大人早上特意吩咐的,說您喜歡這個口味,讓我們給您留一塊!”
徐巧愣了一下,隨即眉眼彎彎,伸手去摸錢袋:“多少錢?”
老板連連擺手:“不用不用!周大人早上已經付過啦,您直接拿走就成!”
徐巧道了謝,接過米糕輕輕咬了一口。軟糯香甜的滋味在舌尖化開,她忍不住又咬了一小口,心裡的幸福像蜜糖一樣漫開。
她抬頭看了看遠處的軍營方向,嘴角不自覺地揚起。
“真是的……連這個都記得。”
徐巧撐著傘,小口小口地咬著米糕,甜糯的滋味在舌尖化開,讓她心情格外輕快。就在這時,身旁一輛緩緩行駛的馬車停了下來。
她好奇地轉頭,隻見車簾被掀開,露出一張中年男子的臉——濃眉大眼,下頜留著短須,眼睛炯炯有神,正笑嗬嗬地看著她。
"姑娘是桃城人士嗎?勞駕問一下,縣衙怎麼走?"
徐巧咽下嘴裡的米糕,抬手指向前方:"往前走到主街,左拐正中就是了。"
男子眼前一亮,忍不住讚歎:"姑娘生得真俊!"
徐巧禮貌地笑了笑:"多謝。"
男子熱情不減:"天這麼熱,姑娘要不要我們送一程?"
話音剛落,車簾裡突然伸出一隻白皙修長的手,精準地揪住了男子的耳朵:"人家一姑娘家,你怎麼說得出這種話?"
"哎喲!夫人饒命!"男子頓時齜牙咧嘴,連連求饒。
這時,旁邊有路過的百姓向徐巧打招呼:"夫人,又看診回來了?"
徐巧點頭微笑:"嗯,回去記得按時吃藥。"
車中女子聽到這稱呼,立刻鬆開丈夫的耳朵,掀開車簾下車:"姑娘留步。"
徐巧這才看清女子的樣貌——約莫三十五六歲年紀,一襲素白布衣,發髻簡單挽起,隻簪一支木釵,眉眼溫婉,舉手投足間透著書卷氣,像是大戶人家出身的夫人,卻又樸素得讓人心生親近。
女子柔聲道:"姑娘彆怕,我們初到桃城,見此地治理得如此之好,想打聽一下緣由。"她看了眼徐巧的打扮,"見姑娘似是醫者,想必知道些內情?"
徐巧鬆了口氣,點頭道:"這多虧了新來的縣令和主簿大人勤政愛民,如今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了。"
女子若有所思地點頭。一旁男子已經撐起傘為妻子遮陽,回頭招呼車夫:"小十三,你趕馬車在後麵跟著。"又對妻子道:"夫人,咱們邊走邊聊,還得去縣衙見人呢。"
徐巧好奇:"二位是......?"
男子哈哈一笑:"沒事沒事,就是想見見這位縣令老爺。"
徐巧想了想:"那一起走吧,我正好也要回縣衙。"
幾人同行,男子一路東張西望,看到街邊商販用的冰盆,驚訝道:"乖乖,姑娘,你們桃城冬天是存了多少冰?竟能這般奢侈?"
徐巧抿嘴一笑:"我也不清楚,隻知道官府每日都會免費發冰。"
男子拍腿直呼浪費:"這要是賣,一塊十文錢都有人搶著買啊!"
女子白了他一眼:"你多學學人家,彆整天錢錢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