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周桐的怒吼響徹整個客棧,\"你他娘的要帶壞孩子,我就親自來給你動刀子!\"
老王頓時麵如土色,小十三則默默往旁邊挪了兩步,和他劃清界限。
周桐踏入曹府大門時,晨光正好穿過庭院裡的梧桐樹,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駁的影子。
他揉了揉還有些發酸的肩膀——至於是為什麼酸,嗯,各位您細品。
\"周大人到——\"門房高聲通報。
話音未落,曹政就像隻被踩了尾巴的貓似的從正廳竄了出來。他穿著件皺巴巴的官袍,眼下掛著兩個明顯的黑眼圈,手裡還攥著半截毛筆,墨汁沾了滿手。
\"老弟!你可算來了!\"曹政三步並作兩步衝過來,一把抓住周桐的手臂,\"來來來,看看我熬了一宿寫的折子!\"
周桐被他拽得一個踉蹌,差點踩到自己的衣擺。他無奈地朝身後擺擺手,示意老王他們先去偏廳休息,自己則被曹政連拖帶拽地拉進了書房。
書房裡一片狼藉。地上散落著揉皺的紙團,桌上堆著翻開的典籍,硯台裡的墨已經乾涸,旁邊還放著半碗已經涼透的參湯。
曹政像個獻寶的孩子似的,從案幾上捧起一本裝幀考究的奏折,小心翼翼地遞給周桐。
\"你看看,這樣寫行不行?\"曹政搓著手,眼睛裡閃爍著期待的光芒,\"我可是把《文心雕龍》都翻爛了!\"
周桐接過奏折,入手沉甸甸的。他掀開第一頁,隻見上麵用工整的館閣體寫著:
《為呈報研製琉璃新法事》
臣曹政謹奏:竊惟聖朝以仁孝治天下,重農恤商,凡有益於民生者,無不悉心講求。臣自蒞任以來,夙夜憂勤,惟恐有負聖恩...
周桐一目十行地往下看,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曹政這老狐狸,文筆當真了得。折子從去年偶遇江南商隊說起,詳細描述了商人們如何哄抬琉璃價格,百姓如何被盤剝,讀來令人義憤填膺。接著筆鋒一轉,寫到自己如何\"痛心疾首\",如何\"寢食難安\",終於下定決心要破解這\"勞民傷財\"的琉璃之謎。
\"...臣遂與桃城縣令周桐密議,共謀破解之法。周桐者,少年英才,尤擅格物...\"
周桐看到這裡,忍不住笑出聲:\"曹老哥,你這把我誇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曹政嘿嘿一笑,湊過來指著那段文字:\"這裡得突出你的功勞,不然朝廷怎麼會重視?再說了...\"他壓低聲音,\"咱們不是說好了嗎?這事得把你抬出來,日後才好辦事。\"
周桐點點頭,繼續往下看。接下來的部分才是重頭戲——琉璃的研製過程。曹政寫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什麼\"砂石篩選九遍\",什麼\"特製鐵篩三十六孔\",連用什麼材質的掃帚掃沙子都寫得清清楚楚。
火候控製那段更是誇張,不僅詳細描述了各種溫度下的火焰顏色,還杜撰了一套\"陰陽五行\"的控溫理論,看得周桐直咂舌。
\"...臣等屢試屢敗,炸爐七次,傷者十餘。尤以第四次為甚,爐膛崩裂,烈焰衝天,周桐親率眾人撲救,衣袍儘焚...\"
周桐挑眉:\"我們什麼時候炸過爐?\"
曹政擠眉弄眼:\"藝術加工,藝術加工。不寫得艱難點,怎麼顯得咱們功勞大?\"他指著另一段,\"你看這裡,我還特意加了幾句"天佑大順"、"皇恩浩蕩"之類的,保準皇上看了龍顏大悅。\"
周桐搖頭失笑,翻到最後的附件部分。這裡才是真正的技術核心——琉璃的製作方法。但見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材料的配比、工序的詳細步驟,乍一看極為詳儘,實則關鍵處都被巧妙地模糊處理了。
從選砂需用“春江水底之石英砂,經三日清水浸泡、七遍細絹過濾”,到篩砂工具需“楠木為框、蠶絲為網,網眼細如發絲”。
從火候控製要“初用鬆柴引火,待爐溫至‘蟹眼沸’時換栗炭,燒足十二個時辰”
到配料比例需“每百斤砂配堿十五斤、鉛粉三兩,必用骨尺稱量,差一錢則廢……”
\"砂石三份,堿粉一份...\"周桐輕聲念道,突然頓住,\"等等,這"堿粉"你寫的"取昆侖山之陽,晨露未曦時采之"?\"
曹政得意地捋著胡須:\"怎麼樣?我特意查了《百草綱目》,昆侖山確實產堿,但具體是哪一種,怎麼提取,我可一個字沒提。\"
周桐忍俊不禁:\"那火候這段呢?"觀天象而定,順四時之變"?\"
\"嘿嘿,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曹政搖頭晃腦,\"讓他們猜去吧!\"
兩人正說著,老王探頭探腦地走了進來:\"少爺,曹大人,下人說早膳備好了...\"他的目光落在周桐手中的奏折上,頓時眼睛一亮,\"這就是要給朝廷的折子?\"
曹政招招手:\"來來來,老王也看看。你是老人了,給提提意見。\"
老王受寵若驚地接過奏折,眯起老眼仔細閱讀。隻見他越看眼睛瞪得越大,讀到炸爐那段時,甚至倒吸一口涼氣。
“這……這寫得比老奴燒窯的方子還細!要不是事先知道,真要被大人這‘炸爐七次’給感動得掉眼淚了!”
曹政得意地捋著胡子,用手指叩了叩折子:“這就叫語言的藝術!既要讓上麵知道咱們不容易,又得顯得這法子珍貴——你以為那些閣老會細看煉製步驟?他們隻認‘艱辛’二字!”
他突然壓低聲音,“我還在末尾加了句‘此物雖利,若流入市井恐再起哄搶,臣懇請陛下將其收歸官營’——怎麼樣,夠不夠周全?”
周桐看著那卷天花亂墜的折子,終於明白為何曹政能在紅城混得風生水起——這揣度上意的本事,確實是門硬功夫。他拱手笑道:“老哥這手筆,在下佩服。”
曹政哈哈大笑,將折子仔細卷起:“走,陪我去趟衙門,這折子得趕緊謄抄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