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等人的馬車在曹府門前停下。徐巧離車門最近,她一手抱著藥箱,一手掀開車簾,踩著車轅就要往下跳。
注:古代馬車車轅離地高度通常在二尺半至三尺之間,相當於現代80100厘米,比現代轎車下車要高得多。因此,貴族女子上下馬車時,通常會有仆人放置矮凳或由小廝攙扶,否則極易踩空或崴腳。)
徐巧心急,沒等仆人搬來踏凳,直接一腳踩下去,卻正巧踏在一塊凸起的石磚上。
\"啊——\"她腳踝一歪,整個人向前栽去。
周桐眼疾手快,一把攬住她的腰,將她穩穩扶住。徐巧倒吸一口涼氣,腳踝處傳來一陣刺痛。
\"讓你彆這麼急。\"周桐皺眉,二話不說,直接將她打橫抱起,\"崴到腳了吧?\"
徐巧臉頰微紅,低聲道:\"沒事,先去看小十三要緊。\"
周桐沒理會她的逞強,大步流星地往府內走去。曹府的下人見狀,連忙小跑著引路:\"周大人,廂房已經備好,熱水、紗布都齊了。\"
周桐點頭,抱著徐巧徑直走向小十三所在的屋子。推門而入,屋內炭火正旺,小十三半靠在床榻上,右臂的傷口已經重新包紮過,但紗布上仍滲出血跡。
老王連忙搬來椅子,周桐將徐巧放下,轉頭對小十三道:\"彆說話,先讓巧兒看看你的傷。\"
小十三抿了抿唇,低聲道:\"少爺……\"
\"幸好你小子當時包紮及時,要不然這血得流多少?\"周桐拍了拍他的肩,語氣裡帶著幾分後怕。
徐巧顧不得自己的腳傷,立刻打開藥箱,取出金瘡藥和乾淨的紗布。她動作嫻熟地拆開小十三的包紮,仔細檢查傷口。
\"刀口不深,但倒鉤帶出了皮肉,所以出血多。\"她輕聲道,\"幸好沒中毒。\"
小十三微微點頭:\"他們飛針的時候,我用袖子擋了一下,沒中。\"
周桐眯起眼:\"那兩個人,你還記得什麼細節?\"
小十三回憶道:\"一個左撇子,右手腕有船錨刺青,刀法很快,像是練過水戰的路子。另一個……\"他頓了頓,\"說話帶江南口音,左臂被我劃了一刀,跑的時候有點跛。\"
周桐若有所思,轉頭對老王道:\"待會兒去府衙,讓曹大人把紅城所有碼頭、客棧都查一遍。\"
老王點頭:\"明白。\"
徐巧已經給小十三重新包紮好傷口,又取出一粒解毒丹讓他服下。周桐這才蹲下身,握住徐巧的腳踝,輕輕按了按:\"腫了。\"
徐巧輕嘶一聲,卻沒抽回腳。周桐從藥箱裡拿出活血化瘀的藥膏,指尖蘸了些,在她腳踝處輕輕揉開。
\"你們倆留在這兒。\"他站起身,對徐巧和小桃道,\"我和老王去府衙一趟。\"
徐巧點頭:\"小心些。\"
周桐笑了笑,轉身大步離開。老王緊隨其後,兩人很快消失在走廊儘頭。
等他和老王踏入縣衙時,整個衙門裡一片忙碌。衙役們來回奔走,有的押著幾個衣衫不整的漢子往大牢方向走,有的正和幾個百姓模樣的人核對告示上的畫像。
\"大人,這人右手腕確實有刺青,但不是船錨,是個蛇紋!\"一個衙役扯著一個瘦高男子的袖子,向曹政彙報。
曹政站在大堂中央,官袍袖口卷起,手裡捏著一疊供詞,眉頭緊鎖。他抬頭見周桐進來,立刻迎上前:\"周老弟,那位小兄弟沒事吧?\"
周桐搖頭:\"已經處理好了。\"他頓了頓,補充道,\"小十三說,那兩人一個左撇子,右手腕有船錨刺青,刀法像是水戰的路子;另一個江南口音,左臂受傷,跑的時候有點跛。\"
曹政眯起眼,手指在供詞上敲了敲:\"已經捉到四個可疑的,要不要去看看?\"
周桐略一思索:\"過會兒讓小十三來指認更穩妥。\"他頓了頓,\"不過,我也先去外麵看看。\"
曹政點頭,壓低聲音道:\"依我在刑部的經驗,這種人若是江南來的,多半會往碼頭或客棧藏身。\"
他指了指西邊,\"紅城西碼頭魚龍混雜,漕幫的人常在那兒落腳;若是想混出城,南城門外的茶棚也是個打聽消息的好地方。\"
周桐會意:\"我去看看。\"
曹政從袖中掏出一塊銅牌遞給他:\"帶上這個,若是遇到衙役或守軍,亮牌即可。\"
周桐接過令牌,入手沉甸甸的,正麵刻著\"紅城縣令令\"幾個字,背麵則是虎紋印信。他順手塞進懷裡,對老王道:\"走。\"
曹政還想派兩個衙役跟著,周桐抬手製止:\"人多反而打草驚蛇。\"
曹政也不勉強,隻是叮囑道:\"小心些,若真撞見那兩人,彆硬拚,立刻發信號。\"
周桐點頭,帶著老王大步離開縣衙。兩人並肩走在紅城熙攘的街道上,午後的陽光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就這兩個地方?\"老王壓低聲音問道,眼睛仍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周桐隨手撥弄著路邊攤上的糖人,漫不經心道:\"傷到小十三的人身手不凡,你覺得他們會乖乖躲在尋常地方?\"
老王皺眉:\"少爺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