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時分,歐陽府那間不大的膳堂裡難得地坐滿了人,氣氛熱烈。
老王果然露了一手,糖醋魚色澤紅亮,酸甜適口,其他幾樣家常小炒也鍋氣十足,吃得眾人讚不絕口。張嬸又添了幾個拿手素菜,桌上擺得滿滿當當。
周桐看著這豐盛的一桌,打趣道:“老王頭,你這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府裡養了條看家狗,連狗都得額外加頓紅燒肉呢!”
老王正樂嗬嗬地給張嬸夾菜,聞言嘿嘿一笑:“少爺,瞧您說的!這不是頭一回來歐陽大人府上,又是頭回和府裡各位一起吃飯嘛,總不能太寒磣!大家吃好喝好!”
周桐笑著搖頭,目光轉向主位上細心地挑著魚刺的歐陽羽,問道:“師兄,趙叔趙宇)呢?他沒來你這兒看看你?”
歐陽羽將挑好刺的魚肉放入碗中,溫和道:“他現在調任西門守將,職責在身,住在營裡的時候多。休沐時會過來坐坐。若知道你來了,定會高興得很,少不了要拉你喝酒。”
周桐點頭:“成,明天有空我就去西門溜達溜達,看看趙叔去!”
飯桌上其樂融融。小桃吃得最歡實,腮幫子就沒癟下去過。小菊小荷還有些拘謹,但在小桃不停的“這個好吃!”
“那個嘗嘗!”的招呼下,也漸漸放開了。
朱軍和孔大孔二都是豪爽性子,吃得痛快。
老王則忙著給張嬸介紹菜式,順帶不動聲色地吹噓一下自己的廚藝和“艱辛”過往。
徐巧安靜地吃著,偶爾給周桐夾一筷子菜。周桐和小十三麵具掀起下半部分)則負責風卷殘雲,消滅硬菜。
飯後,趁著人齊,歐陽羽輕咳一聲,算是正式讓周桐帶來的“桃城班底”和“歐陽府原住民”互相認識了一下。
小菊和小荷率先起身,規規矩矩地福禮:“奴婢小菊小荷,負責府中的灑掃漿洗。”聲音細細的,帶著緊張。
張嬸也笑著站起來:“老身張氏,府裡的廚娘,周大人、夫人以後想吃什麼,儘管吩咐。”
朱軍抱拳,聲如洪鐘:“朱軍!負責門禁護衛!周大人是老熟人了!哈哈!”他看向周桐,眼裡滿是笑意。
孔大孔二也跟著抱拳,甕聲甕氣道:“孔大孔二!也是護衛!聽周大人和歐陽大人差遣!”他們看著周桐,眼神裡充滿了老友重逢的親近。
輪到桃城這邊,老王笑嗬嗬地拱手:“老漢姓王,大家都叫我老王就行。跟著我們家少爺,算是……嗯,車夫、夥夫、打雜的都乾點!”他話說得謙虛,但氣度卻不像普通下人。
小桃蹦起來,笑嘻嘻地:“我是小桃!少爺的丫鬟!主要負責……吃和玩!順便保護少爺和巧兒姐!”她這話引得眾人都笑了起來。
最後是戴著麵具的小十三,他隻微微頷首,聲音低沉簡潔:“小十三。護衛。”便不再多言。
周桐補充了一句:“十三他話少,名字……暫時還沒想好合適的,大家多擔待。”
一番介紹,雖然簡單,但彼此算是正式認識了,氣氛更加融洽。
飯後,眾人各自散去忙碌。張嬸和老王收拾碗筷進了廚房,小菊小荷去收拾房間、燒洗漱的熱水。朱軍和孔家兄弟則去前院巡視。
周桐跟著溜達進了廚房,看著老王和張嬸忙碌,狀似隨意地叮囑:“廚房可得弄乾淨點,病從口入,馬虎不得。”
張嬸連忙應道:“周大人放心,奴婢每次洗完碗筷,那些殘渣泔水都及時清理乾淨的,絕不會招蟲蟻。”
周桐擺擺手,臉上帶著促狹的笑,指了指正賣力刷鍋的老王:“張嬸,您辦事我自然放心。我是怕您旁邊這位……唉……”
他故意歎了口氣,搖了搖頭,話沒說全。
老王一聽就不樂意了,梗著脖子道:“哎呦我的少爺!您這可冤枉死我了!我老王比陳嬤嬤可愛乾淨多了!在桃城那是她霸著廚房不讓我插手,要是我來收拾,保證比她弄得亮堂十倍!”
周桐挑眉:“哦?是嗎?那來來來,你把你這‘亮堂十倍’的流程跟我說說,我聽聽有多講究。”
老王來了勁,一邊刷鍋一邊如數家珍:“這洗碗嘛,首先得用熱水和絲瓜瓤裡外刷乾淨油汙,然後用清水過兩遍,瀝乾水!必須得瀝乾!不能濕漉漉的就收起來,不然容易有味兒!
那些菜啊、米啊,都得用筐裝好,掛起來或者放高處,防老鼠!牆角我都建議撒點石灰……”他倒是說得頭頭是道。
周桐點點頭,補充道:“嗯,還行。不過你還忘了一點最關鍵的吧?碗筷最後得用開水煮一遍。”
老王猛地一拍腦袋:“對對對!少爺提醒的是!這個肯定要!煮一遍,殺菌消毒!這可是少爺您以前強調過的!”他順口就禿嚕出來了。
一旁的張嬸聽得一臉疑惑,忍不住問道:“大人……這碗筷……為何要煮?洗乾淨瀝乾不就好了嗎?這……多費柴火啊?”
古人對“消毒”並無概念,隻覺得多此一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桐聞言,立刻把“皮球”踢給老王,笑嘻嘻地對張嬸說:“來來來,張嬸,讓您的‘小王同誌’給您好好講講這其中的科學道理!”
他特意加重了“小王同誌”幾個字,順帶又補充了一句,“對了張嬸,您彆看他一臉滄桑像個小老頭,咱家老王啊,其實才剛滿四十五沒多久呢!”
張嬸一聽,果然吃驚地上下打量老王,掩口道:“哎呀!真的?王老……王老弟看著可真……真經事兒!”
她本想說“顯老”,臨時改了口,但意思到了。
老王頓時有點尷尬,摸了摸自己粗糙的臉頰,訕笑道:“嗨!我們這些常年在邊城跑動、風吹日曬的糙漢子,難免顯得老相些,經曆的多了嘛……”
他看著眼前雖然做著廚娘的活計、但麵容比實際年齡顯得更年輕些的張嬸,再對比自己,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周桐看熱鬨不嫌事大,憋著笑道:“得,您二位慢慢交流‘衛生經驗’和‘年齡心得’,我就不打擾了。老王,搞快點,收拾好了來書房,陪我師兄下幾盤棋,我快頂不住了!”
說完,溜出了廚房。
老王在後麵高聲應了一句:“好嘞少爺!馬上就好!”
周桐溜達到書房,隻見歐陽羽並未在等他下棋,而是又伏在案前,就著燈光看著一卷文書。
“師兄,忙什麼呢?不來殺兩盤放鬆放鬆?”周桐湊過去。
歐陽羽抬起頭,笑著搖搖頭:“我可沒你那麼清閒。”他將手中的紙張向周桐展示了一下,“五皇子殿下今日送來的課業,得批閱一下。”
周桐好奇地拿過來看。隻見紙張上字跡清秀工整,甚至帶著幾分娟秀之氣,內容是關於如何處理某地水患後災民安置與疫病防治的策論。
沈遞的答卷條理清晰,考慮到了開倉放糧、以工代賑、設置粥棚、隔離病患等常規措施,寫得相當不錯。
“字挺俊俏,”周桐評價道,隨即頓了頓,有些猶豫地補充,“就是……這筆鋒走勢,怎麼看都感覺……”
他沒好意思說“像女孩子寫的”。
歐陽羽了然地點點頭:“個人筆跡風格不同罷了,無需在意這個。你看他這處置方略,可有何看法?”
周桐又仔細看了看,指著其中關於“征調民夫加固堤壩”一點說:“這裡……‘征調’二字略顯生硬,若能改為‘招募’,並注明給予錢糧報酬,或許更能安撫民心,避免民怨。大災之後,民眾驚魂未定,體力也差,強征容易出事。”
歐陽羽眼中露出讚許之色,拿起筆在旁邊空白處批注道:“善。征改募,輔以錢糧,可安民心,增效力。”
他批注的字跡清瘦有力,與沈遞的秀氣形成鮮明對比。
“師兄,你平日裡都教他這些?全是經世濟民的策論?”周桐問道。
歐陽羽放下筆,微微活動了一下手腕:“並非每日如此。經史子集、政務軍略、乃至算術地理,皆需涉獵,每日課業側重不同。隻不過……”
他苦笑一下,拍了拍自己的腿,“我這身子,是沒法教他騎射武藝了。他的武藝是由禁軍教頭負責。”
周桐了然,深深感慨:“哎,這當皇子的,也確實不容易啊!十八般文武都得沾點。”
歐陽羽看著他,忽然笑道:“既然覺得他不容易,那你不如幫為兄想想,明日給他出個什麼課業題目?也讓為兄偷偷懶。”
周桐一聽,立刻來了精神,拍著胸脯道:“簡單!包在我身上!保證讓這位古代……呃,讓五殿下領略一下知識的博大精深!”
他早就想體驗一把用現代知識“碾壓”古人的快感了雖然隻是小學水平)。
他眼珠一轉,想到那些穿越小說裡的經典橋段,果斷提筆在紙上寫下了一個問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雞兔同籠問題!
無他,唯手熟爾!總不能上來就搞三角函數或者微積分吧?人家二十六字母表認沒認全還兩說呢,小學奧數題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