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靠近邊緣的煤市街口,周桐和小桃二人總算抵達了目的地。
一股混雜著煤灰、塵土和某種礦物特有的沉悶氣味撲麵而來,與主街上的食物香氣和脂粉味截然不同。
煤市裡來往的多是穿著短打、膚色黝黑的勞力、各家府上的粗使仆役,或是經營飯館、澡堂等需要大量熱源的小商戶派來的采買。
人人臉上、手上難免都沾著些煤黑,推著獨輪車或挑著籮筐,喧嘩聲、討價還價聲、煤炭裝卸的嘩啦聲不絕於耳。
路邊空地上堆著一座座小山似的煤堆,用草席或破布簡單地蓋著一角,旁邊停放著等待裝貨的騾車、驢車。
小桃吸了吸鼻子,皺起小臉:“這味道可真衝鼻子……”她好奇地蹲下身,看著地上散落的烏黑發亮的碎煤渣,伸手就想撿起來看看。
周桐眼疾腳快,用腳尖在她撅起的屁股上輕輕碰了一下:“手彆亂碰!臟不臟?回頭又該嚷嚷洗手了。”
小桃“嗷”一聲跳起來,揉著屁股,不服氣地嘟囔:“少爺你就假乾淨吧!剛才買糖葫蘆的時候,你拿銅錢的手不也沾了灰?”
周桐沒理她的抱怨,目光掃過市集入口處幾個挎著腰刀、懶散站著的武侯
注:古代城市中負責治安、消防等事務的基層吏員,類似巡警),低聲道:“早點買完早點走,這地方灰塵大,回去還得好好洗漱。巧兒還等著我們的糕點呢。”
兩人走進煤市內部。腳下是夯實的土路,但因常年被煤粉覆蓋,已成了灰黑色,一腳下去便能帶起些許粉塵。
空氣中彌漫的煤灰味更濃了,還夾雜著牲畜的糞便味和汗味。道路兩旁是一個個簡易的煤鋪,大多隻是用木棚或蘆席搭個頂,裡麵堆著不同成色、塊頭大小的煤炭。
注:古代城市商業區通常有明確分類,如魚市、菜市、米市、騾馬市等,集中管理便於征稅和治安。
《周禮·地官》中便有“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的記載。至唐宋,市坊製度嚴格,商業活動被限定在特定的“市”內,如唐代長安的東市、西市。
雖然後期市坊製逐漸打破,但同類商品聚集經營的習慣保留下來,形成了專業市場,便於管理和顧客選購。
煤市因其汙染和防火需求,多設在城市下風向或邊緣地帶。其規模視城市需求和附近礦區產量而定,長陽作為帝都,煤市規模應屬於大的那一種。)
小桃被灰塵嗆得輕輕咳嗽,下意識地靠近周桐,扯著他的袖子:“少爺,咱們隨便找一家買點就走吧?這地方呆久了難受。”
周桐卻顯得頗有興致,目光在兩側的煤堆上掃過:“不急,先繞一圈看看。說不定能發現點什麼……不一樣的好煤呢?”他存著點撿漏的心思,萬一有類似無煙煤或者特彆適合做蜂窩煤的煤粉呢?
小桃嘀嘀咕咕:“能有什麼不一樣的?不都是黑乎乎、燒起來冒毒煙的石頭嘛……”
周桐耳朵尖,聽到她的抱怨,頭也沒回,隻是十分自然地反手一撈,精準地揪住了小桃的耳朵,輕輕一擰:“小桃同誌,又不聽話了?少爺我這是在為改善民生做調研,懂不懂?”
“哎呀呀!疼疼疼!懂懂懂!少爺我錯了!調研!是調研!”小桃立刻認慫,呲牙咧嘴地求饒。
周桐這才鬆開手,小桃揉著發紅的耳朵,隻能乖乖跟著他,在氣味不佳、塵土飛揚的煤市裡慢悠悠地轉了一大圈。
可惜,轉了一圈,周桐並沒發現什麼“特殊品種”,各家賣的看起來都是常見的煙煤。他最終還是回到了剛進市場時,靠右手邊的第一家鋪子。這家鋪麵相對整齊,煤堆也分門彆類,老板看著還算實在。
“老板,這種碎煤末怎麼賣?”周桐指了指一堆顆粒較細的煤粉,這正好適合做蜂窩煤。
談好價錢,周桐買了一小袋,約莫二三十斤。這時他才想起沒帶家夥什裝——古代可沒有塑料袋,尋常百姓來買煤,都是自備籮筐、麻袋或者用獨輪車推著筐來。
無奈,周桐隻好讓老板先把煤留著,自己又帶著小桃跑出煤市,在附近雜貨鋪買了個厚實的粗布口袋。這一來一回,雖然不遠,但也折騰了一下。
小桃氣得嘴巴撅得老高,能掛油瓶了:“白繞了那麼大一圈!結果還是回到第一家!我的腿都快走細了!”
周桐把裝滿煤粉、沉甸甸的布袋子遞給她,麵無表情:“拿著,回府給你加雞腿。”
小桃撇撇嘴,極其不情願地接過袋子挎在肩上,小聲抱怨:“下次這種活兒,少爺您還是叫小十三吧!我得留在府裡負責保護巧兒姐的人身安全!這才是我的首要任務!”
周桐已經轉身往市集外走了,頭也不回地甩過來一句:“出來買零嘴的時候衝在第一個,讓你乾點正事就推三阻四。小十三比你可穩重多了。”
小桃快步跟上,嘴裡還不服軟:“我這不是說說嘛……對了少爺!”她瞬間又換上了嬉皮笑臉的表情,“咱們現在去哪兒買糕點?我知道西市有家‘桂香齋’的芙蓉糕和杏仁酥可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