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義有八萬大軍,公孫瓚想要強行攻城,絕無可能成功。”
“主公彆忘了,還有雁門守軍。”荀諶道,“雁門太守郭縕,早已和公孫瓚聯合。雁門乃邊關,郭縕手上有五萬大軍,俱是精銳之士,不可不防啊。”
“嗬嗬,友若勿憂。”張塵道,“我斷定,郭縕絕不會與公孫瓚聯合。前者,隻是因為公孫瓚奉旨前來,擒拿韓馥,而上表彈劾韓馥者,正是郭縕。他以為公孫瓚隻是奉旨擒拿犯官,當然不會攔阻。可公孫瓚卻假借聖諭,奪取三郡,戕害四萬將士。郭縕為人正直,豈肯再與他勾連?”
“主公言之有理。”荀諶道,“可是,郭縕能否為我們所用?”
“他是並州官員,保境安民是他的責任。眼見公孫瓚禍亂並州,而熟視無睹,那還有何麵目做一郡之父母官?”張塵道,“友若,勞你修書一封,快馬送至雁門。告訴郭縕,若他還知道自己是一郡之父母官,便起兵助我,共破公孫!”
“屬下遵命。”
“眾將聽令!”
“末將在!”張塵一聲令下,眾將齊聲應道。
張塵道:“我軍新得六萬銳士,加上原本的兵馬,足有十六萬人!而公孫瓚損兵折將,如今可戰之兵不過十萬,還妄想奪回定襄,簡直是癡人說夢!此戰,一無韜略、二無計策,公孫瓚若不識時務,這定襄就是他的葬身之所!傳我令,明日辰時,儘起晉陽之兵,北上與公孫瓚決戰!”
“諾!”
十六萬對十萬,這場仗,公孫瓚絕無一絲勝算。
張塵現在所想的,隻是要不要將公孫瓚就此留在並州。
這對他來講,也並非難事。
張塵沉思半晌,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真的這麼做了,張塵閉著眼都能猜到朝中那些人會說什麼。
天下未定,自己如今也不過隻有兩州之地,張塵可不想那麼快就成為眾矢之的。
何況,公孫瓚一旦身死,烏桓必然起事,到時,僅憑劉虞恐怕很難鎮住場麵。
而他拿下並州之後,還要解決南匈奴之事。
這個時候,幽州還是要安定一些才好。
……
此時,公孫瓚大軍已渡過汾河,正火速朝著定襄而來。
“報!”就在此時,對麵一個哨騎飛馳而至,急道:“將軍,大事不好了!定襄……定襄被麴義攻下了!”
“什麼?!”公孫瓚不由大驚,頓時恍然。
原來,那天麴義阻住自己的歸路,就是為了先自己一步,趕往定襄。而自己當時擔心腹背受敵,所以一路直奔西北,沒想到,卻是中了麴義的調虎離山之計!
自己繞路渡河,麴義則是沿著大道直取定襄,自然要比自己快得多了。
而且,定襄也沒有多少守軍,在麴義麵前自然不堪一擊。
公孫瓚本想著攻克晉陽,順勢拿下整個並州,因此在三郡並未留下多少守軍,沒想到,張塵竟派麴義前來,壞了自己的好事!
“公孫範呢?”
“公孫範將軍,被麴義擒了!”
“什麼!”公孫瓚差點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麴義小兒,你欺我太甚!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