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
一見公孫瓚中箭,眾將皆是大驚,單經、公孫越急忙躍馬出陣,將公孫瓚救回本陣。
“撤!撤軍!”公孫瓚滿是不甘地嘶吼著。
一聲令下,公孫瓚軍徐徐後撤,太史慈兵少,也不追趕,當即率眾回城。
劉虞見狀大喜,急忙下令府中設宴,為太史慈慶功。
另一邊,公孫瓚大軍敗撤十餘裡後,公孫越即令安營紮寨,並急召軍醫,為公孫瓚治療左肩的箭傷。
還好,箭上無毒,也未傷及要害,隻是箭頭傷及筋骨,這左臂,旬月之內是無法複原如初了。
公孫瓚心下氣悶,原想著今日一鼓作氣,拿下薊城,怎料半路殺出這麼個小將,不但武功厲害,射術也是一流。
今日一戰,折了鄒丹、田楷二將,自己也受了箭傷。
早知如此,就不該與他約戰,明明自己的兵力占優,剛才若是下令四麵圍城而攻,這會兒說不定都已經拿下薊城了!
哎!
公孫瓚不禁後悔不迭。
這時,公孫越和關靖二人入帳拜見。
一見公孫瓚臉色頹敗,二人便已知曉他心中所想,公孫越當即道:“兄長勿憂,今日一戰,我們雖然吃了些虧,但形勢卻並未逆轉。我軍在人數上仍然占優,想要奪下薊城,並不困難。”
“軍師所言極是。”關靖也道,“主公,屬下有一計,今日我軍新敗,敵軍必然驕矜自滿,此刻定然無防。我軍當趁夜色,悄然進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薊城!待到明日,他們發現的時候,我大軍早已將薊城團團圍住。到時,再用攻城器械強攻城池,那太史慈縱然厲害,又能有何為?”
公孫越也道:“不錯,士起所言,堪稱上策。”
公孫瓚見二人都如此說,思忖片刻,也便下定決心,道:“好!傳令下去,大軍三更開拔,分四麵合圍薊城!”
“諾!”
……
第二日一早,睡夢中的劉虞便被下人急切地叫醒。
“大人!大人,不好了,公孫瓚軍又來了!”
“什麼?!”劉虞尚還困倦,一聽這話,困意全消,連忙問道:“怎麼回事?公孫瓚,公孫瓚不是撤軍了嗎?”
“大人,您快去城樓看看吧,東、南、西、北四座城門下,都有公孫瓚的人馬,我們被包圍了!”
什麼?!
劉虞聽罷,頓時大驚。
公孫瓚有不下二十萬兵馬,薊城滿打滿算也隻有八萬守軍,其中還有將近一半沒有戰力,一旦城池被圍,就隻能陷於困守之地。
“太史將軍,太史將軍何在?”
“太史將軍一早便前往城樓督戰,這會應該就在城上!”
“快!快走!”
劉虞急匆匆地趕往東門,雖然四門都有公孫瓚的守軍,但公孫瓚昨日便是自東而來,因此,東門必定是他親自坐鎮。
這裡的戰事,會更為焦灼!
劉虞來到東門,果然見太史慈也在此處,正在指揮著軍士搬運滾木礌石等物上城。
大戰,一觸即發。
城下,公孫瓚軍排成數個方陣,旌旗獵獵,殺聲震天,公孫瓚端坐馬上,立於軍前。
吃一塹,長一智,昨日見識了太史慈之勇,今日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貿然出戰了。
隻見公孫瓚打馬上前,朝城上喝道:“太史慈,昨日本將軍一時大意,被你所傷,今日,我二十萬大軍已將薊城團團包圍,你若現在投降,本將軍放你一條生路如何?”
“哈哈哈哈!”太史慈朗聲笑道,“公孫瓚,大白天的你說什麼夢話?有本事便來攻城,休要在此聒噪!”
公孫瓚冷哼一聲:“哼,我看看待會兒,你的骨頭是不是和你的嘴一樣硬!推上來!”
公孫瓚一聲令下,隻見軍士向兩側閃出一條路來,緊接著,幾十名軍士推著幾架碩大的投石車走了上來。
劉虞見狀,不禁大驚失色。
太史慈也是微微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