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張塵單膝跪地,重施一禮。
滿朝文武,無不大驚,就連劉辯也頓時嚇得站起身來。
“大……大將軍,這是何故,快……快平身。”
張塵道:“陛下,此戰,我軍陣亡將士六萬餘人。臣懇請陛下,免去這些陣亡將士家族賦稅三年,以彰‘忠魂’之名!”
張塵的話語鏗鏘有力,在大殿之中回響,久久不散。
“臣附議,懇請陛下免去陣亡將士家人賦稅三年,以彰‘忠魂’之名。”
下首一人,立時拜道,正是議郎楊修。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時間,群臣紛紛叩拜。
劉辯見狀,連忙說道:“好,好!朕同意大將軍奏請,適才所奏,一應俱準。眾位愛卿,快快平身。”
劉辯說罷,群臣卻仍俯首叩拜,未見一人起身。
片刻,張塵朗聲道:“臣,代眾將士,謝陛下天恩!”
說罷,張塵起身,複歸座位。
群臣這才紛紛起身,口中高呼著“陛下英明”。
此時,站在下方的董昭,卻是心中暗笑。
主公今日之舉,真是妙極。
其實,現如今的劉辯,哪裡敢違逆張塵的意思,又何須下跪請命?
但是張塵這一跪,明日坊間便會傳出,大將軍是如何跪求陛下,賜與陣亡將士家屬恩典之類的傳言。
一傳十,十傳百,主公仁義之名必然遠播,那些將士的家人也必然感念。
名聲、民心都會向主公傾斜。
董昭不禁打心底裡佩服張塵。
“眾卿,若是無事,今日便到這裡吧。”
劉辯說著,偷瞄了張塵一眼。
張塵麵無表情,巋坐未動。
劉辯又朝內侍使了個眼色。
一旁的內侍會意,上前一步,朗聲道:“退……”
“且慢!”
百官之中,一人站了出來,正是董昭。
劉辯一見董昭,登時眉頭一皺。
上一次,董昭站出來,提議將三公之一的司空之位也封給張塵。
再上一次,也是董昭,提議賜予張塵“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讚拜不名”三項殊榮。
就是這個董昭,一步一步,把張塵捧到了現在這個權傾朝野的位子上!
隻要他站出來,就準沒好事!
但不滿歸不滿,劉辯總不能不讓他說話,這個董昭,可是張塵跟前的紅人。
“董愛卿,你……你有何事啟奏啊?”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