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聽罷,暗自沉思,心中亦以為是。
“子修,如你所言,大勢皆在張塵,我等又當如何?”
曹昂道:“兗州,四戰之地。東麵徐州,陶謙弑殺祖父,乃我曹家死仇。西麵宛城,張繡雖然中立,但八萬大軍在側,亦令人難安。南麵,袁紹雖與父親交好,但二袁之爭將起,袁紹隻不過想讓我軍為其前驅而已。此三麵,皆不可交,唯有北麵,父親可引之為援。”
“北麵是青州,也便是張塵的地盤。”曹操道,“子修,你是讚同我歸順……咳咳,歸順朝廷了?”
“父親本就是漢臣,何來歸順之說?”曹昂道,“父親的兗州刺史之位,乃陛下欽封,父親多年來為國討賊,牧守一方,本就是竭忠儘力,一代忠良之名,不負也!”
“說得好!”曹操眼前一亮,大喜道:“我兒果然有見地,深知為父之心。為父一生,惟忠漢室,生為漢臣,死為漢鬼,豈是那些亂臣賊子可比!”
“不錯,諸侯攻伐,為私利也。而父親則是為國討賊,行大義也!千百年後,後人評說,父親自當名垂青史,受萬世稱頌!至於一眾文臣武將,難道為國討賊便不算建功,不能封侯拜相了麼?”
“我兒知我啊!哈哈哈哈!”
曹操朗笑幾聲,這一刻,似乎一份壓抑在他心底許久的赤子之心,又回來了。
其餘將領,見此情形,也都明白,曹操此時已經打定了主意。
一旁,一個二十幾歲的青年將領道:“兄長既已下定決心,我等必儘力維穩三軍。可是幾位先生,就要兄長出麵了。特彆是荀先生,他視張塵如漢賊,若得知兄長……恐怕很難同行了。”
說話之人名叫曹純,字子和,年紀隻比曹昂大三歲,論輩分,卻是曹操之弟,曹昂之叔。
此人年紀雖輕,但沉穩乾練,是一員良將之才,在軍中頗有威名,更是曹操的王牌部隊“虎豹騎”的統領之一。
曹純說罷,其餘眾將也道:“我等必儘全力,維穩三軍。”
……
入夜,荀府。
荀彧跪於祠堂祖宗靈位前,一臉肅然,閉目沉思。
良久,荀攸入內,輕聲道:“叔叔。”
荀彧淡然道:“族人們,可都已經轉移了?”
“叔叔放心,荀氏族人,皆已搬離潁川,前往宛城了。”
荀彧微微睜眼,道:“宛城?”
荀攸道:“宛城張繡,麾下有八萬駐軍,其一向保持中立,從不卷入諸侯紛爭。而且,其軍師賈詡,與我乃是舊識,他已答應,庇護荀氏子弟。”
“好,好……”
荀彧聽罷,微微放心,豈料話音未落,便聽得屋外傳來一陣陰鷙的笑聲。
“做了傷天害理之事,還欲想全身而退,世上哪有這般道理!”
嗯?!
二人一驚,急忙起身,出門一看,隻見院中不知何時,竟站立著一個黑袍人。
那人身穿黑色鬥篷,身形都隱匿其中,黑暗之下根本看不清長相。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