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功利麵前仍不忘其主,先生高義也。”張塵讚道,“既如此,還請先生回稟張繡將軍,就說本相在此恭候,等他來歸。”
“丞相放心,在下必如實回稟。”
說罷,賈詡轉身離開。
張塵微笑,心中已暗自有了盤算。
賈詡一生謀己,向來都是追求自身之利,以他的眼界,斷不會看不出如今天下,誰為至強。今日他這番說辭,也不過是為了在自己麵前展現他忠義的一麵罷了。
隻要張繡來歸,賈詡也必會歸附,自己帳下雖不缺謀士,但是這位“毒士”,哪怕不用,也不能為他人所得!
第二天,賈詡果然信守約定,引張繡前來相見,張塵聞之,親自至營門相迎。
“罪將張繡,拜見丞相。”張繡入得帳中,當即向張塵下拜。
張塵連忙將他扶起,道:“將軍何出此言?你受朝廷敕封為宛城令,多年以來,牧守宛城,儘心儘力,何罪之有?”
張塵說著,笑意盈盈地看向張繡。
張繡不由一怔。
是啊,他自己似乎都已忘記,這“宛城令”一職,可是天子下旨賜封的。
當年,正是張塵在天子麵前為眾人請功請賞。而張塵也沒有忘記張繡,將他調走洛陽兵馬之事,也作為功績表奏一番,甚至說正是張繡迷途知返,及時調走洛陽兵馬,諸侯聯軍才能不費吹灰之力攻下洛陽。
張繡此時心中,更是感念,於是拜道:“丞相大人當日之恩,末將無以為報,今願攜宛城全體軍民將士,歸於丞相。”
張塵聞言大喜,忙道:“將軍有報效朝廷之心,天下之幸也!我今封你為揚武將軍,宛亭侯,率領所部兵馬,仍駐宛城。”
“謝丞相厚恩!”
張繡聞言,亦是大喜過望,連忙拜謝。
“敢請丞相移步入城,容末將一儘地主之誼。”
張塵點了點頭,遂從張繡之言,即令整軍起行,直奔宛城。
張塵帶周平、高順二人,及一千“陷陣營”甲士入城屯紮。其餘兵馬,則皆由顏良、文醜二將統轄,屯於城外。
張繡著人設宴款待張塵,並送了大量酒肉至張塵軍中,以作勞軍,不在話下。
晚上時分,張府內宅,鄒氏聞聽前廳絲竹管樂之聲大作,不禁疑惑,忙喚侍女來問緣由。
侍女答道:“這是將軍在府上,設宴款待丞相大人。”
“丞相?”鄒氏一驚,道:“可是……那位冀州牧,張塵?當年在虎牢關,放過了老將軍的那位?”
“正是。”侍女道,“據說,丞相大人今年還不到三十歲,便坐上如此高位,真是年輕有為啊!”
丞相?張塵?
不到三十歲……
年輕有為?
鄒氏嘴角微微上揚,臉上浮現出邪魅的笑容。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