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張遼在城中,聞聽軍士奏報,說糧草俱失,如今隻剩士卒隨身攜帶的口糧,僅隻三日之需。
張遼聽罷,不禁大急。
糧草一儘,萬事皆休,此刻趙雲大軍在側,令居一孤僻小城,斷難久守,不如早去武威。
就算主公怪罪,也好過在此陷入絕地。
第二日,趙雲儘起大軍,三麵攻城,攻之甚急。
張遼心中大駭,知道此城斷難守住,於是召集將校,商議對策。
張遼麾下,有兩員小校,一名李龍,一名薛虎,二人皆曾受張遼之恩。
此時,李龍站出言道:“將軍,敵軍勢大,令居斷難久守。屬下觀北門一路敵軍不多,想來是敵軍兵力所限,無法合圍。還請將軍速速率軍,由北撤離,我兄弟二人願帶五百兒郎,誓死守城!”
張遼聽罷,斷然拒絕道:“二位兄弟,萬萬不可,如此,爾等必凶多吉少!”
二人急道:“將軍,勿再遲疑,我等受將軍大恩,無以為報,今日正是報償之日,還請將軍速速離開!”
張遼見二人態度堅決,隻得從其意,於是,當即挑選數百敢死之士,與二人一同守城。
張遼治軍嚴謹,待下恩深情厚,這等生死存亡之際,竟有不少人願效死力。
張遼見了,又是欣慰,又是悲痛。
諸位兄弟,今日之後,隻怕再也見不得了,是我張遼對不起你們!
張遼強忍著悲痛,辭彆了李、薛二人,隨即率領剩餘兵馬,由北門出城,一路向北而去。
行至半途,見左右分開岔路,張遼不禁疑之,急問左右。
有涼州將士答道:“此行往左,乃是官道,右邊則是偏僻小路。”
“官道通往何處,小路又通向哪裡?”
軍士答道:“兩條道路,皆可前往武威。隻不過,官道繞行,需多走兩日,小路雖近,卻多山林,崎嶇難行。”
張遼聽罷,不由暗自沉思。
此間之事,必須儘快稟報主公知曉,還是行走小路便是。
於是,張遼當即令道:“全軍聽令,穿行小路,儘快返回武威!傳令全軍,不得懈怠!”
隨著張遼一聲令下,眾軍奔向小路而去。
小路依山傍林,道路果真崎嶇難行,當中還要穿行山路,約有二十餘裡。
此時,身旁將校皆說道:“將軍,道路險惡,我軍兵少,恐難進兵。若遇敵襲,萬事皆休矣。”
張遼卻道:“山高路險,可攔庸者,安能攔勇者?吾等皆勇士,自可得前!”於是敦促眾軍加速前進。
眾軍深受鼓舞,士氣如虹,腳下步伐也加快了許多。
可就在此時,突然一陣喊殺聲從四麵傳來,令得眾人,皆心頭大震。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