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塵視之,發現應聲之人不是彆人,正是典韋。
典韋平素與周平,雖然拌嘴不斷,但二人同為張塵護衛,數次出生入死,早已將他當成了過命的兄弟。
如今周平有難,他怎可見死不救?
典韋當即道:“請主公下令,讓末將率兵馳援宛城,定將來犯之敵擊退!”
“魏公,末將也願隨典將軍一同前往,剿除叛逆,為朝廷建功。”
典韋說罷,又有一人站出,張塵一見,卻是曹昂。
“末將奉父親之命,駐紮濮陽,麾下也有兩萬餘眾。今願儘綿薄之力,為魏公擊破賊寇!”
張塵看罷,心中大喜,點了點頭道:“好,子修,我令你為主將,典韋副之,再與你三萬兵馬,湊足五萬之數,星夜兼程,馳援宛城。爾等切記,固守為上。宛城經張繡經營多年,城防堅固,糧草豐足,隻要據城固守,劉備短時間內絕難攻下。”
曹昂、典韋聽罷,拱手應道:“末將領命!”
“公與。”
“主公。”
一旁沮授閃身出列,躬身應道。
張塵道:“我擔心劉備麾下有謀略之臣相輔,子修、典韋會誤中其計,你也同他們走上一遭吧。”
“屬下遵命。”
諸將領命而出,沮授也正欲退下,卻被張塵叫住,取出一隻錦囊交付與他,道:“此錦囊,待到宛城之後再行打開。”
沮授看了一眼手中錦囊,又看了看張塵,拜施一禮,便即出帳。
事不宜遲,宛城情勢甚危,幾人片刻不敢耽擱,立即回營整兵。
第二日,大軍整備已畢,曹昂跨馬執鞭,立於陣前,好一副少年將軍的英武之氣。
曹昂一聲令下,麾下諸將,典韋、曹純、曹安民、夏侯恩、夏侯傑等人各領本部人馬,直朝宛城趕來。
另一邊,張飛、張任攻打宛城,不覺已有三日。
連日來,周平閉城不戰,隻憑借城池,一味防守。
東門一路,張飛善單打獨鬥,臨陣對敵,卻不善攻城拔寨,隻知靠人數壓上,全無章法可言,一連幾次衝鋒,皆被城上守軍擊退,損兵無數。
反觀西門,張任則是有勇有謀的大將,他並未城下叫罵,反倒是陣前部署,令軍士分次進攻,前排盾手護衛,掩護軍士架設雲梯,後方弓箭手仰射,掩護前排部隊,更是派遣精壯士卒和重甲盾兵,掩護著衝車,緩緩開向城下。
這一連串的部署,倒是給宛城的守軍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甚至有好幾次,張任的士卒已經登上了城樓,卻又被守城軍士斬殺。
接連幾日,周平也發覺西門的張任才是大敵,於是又加派了不少士卒前去西門防守。
當晚,周平獨坐於帥帳之中,正為戰事發愁。
雖然現在兩路人馬還未攻破城池,但他深知,這兩路人馬隻是前哨而已。
劉備三兄弟向不分離,既然張飛到了,劉備和關羽也必在不遠。
周平曾投靠過劉備,雖然沒有被認可,甚至還被當成了棄子,但劉備的情況他也多少了解一些。
他是知曉關羽、張飛二人的厲害的。
一個張飛自己尚且敵他不過,要是關羽也來了,就更加難以抵擋了。
而且,隻是前哨,便出動了六萬大軍,劉備的主力到底有多少人?宛城的城防雖然堅固,可自己麾下畢竟才隻有五萬人馬。
一想到這些,周平就不禁憂心不已。
派出的軍士應該已經見到主公了,不知主公又會如何打算?不管怎麼說,在主公的命令下達之前,自己必須死守宛城,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能讓劉備邁入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