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也不知雲長那邊的情況如何,他若在此,恐怕不至於是如今的局麵吧?
此時的關羽,正率領著五萬精兵,駐紮於新城縣。
新城在洛陽以南,僅數十裡,張塵掃平司隸後,並未在此駐軍。因此,關羽大軍一到,城中百姓便望風歸降。
非是這些百姓沒有氣節,隻是百姓所求,不過是安穩度日,至於守土護城,那是將士的職責。新城既無駐軍,敵軍來襲,百姓們不降若何?
關羽率軍進入司隸的消息,早在大軍還在宛城的時候,便已傳到了沮授耳中。
原來,當日張塵雖然叫沮授遣散了“織錦閣”的細作,但是“織錦閣”運轉許久,原本的聯絡方式卻並未斷絕。
那些細作在當地居住許久,這一遣散,便索性就地安居下來。
他們都曾受沮授大恩,又領了錢財,心中更是感念。於是,此番見關羽率軍進入司隸,一路北上,便當即重啟聯絡,將消息第一時間傳給了沮授。
沮授接到消息的時候,心中對於一切已是了然。
主公布局多時,終於到了收網的時候了……
事實上,從李婉入宮,以及安插在劉辯身邊的細作突然反水之後,張塵便已經有了大致的猜測。
當年劉協假死,劉辯並非不知情,而是二人早有謀劃。劉協化名劉璘,得到前益州牧劉焉和荊州牧劉表的擁護,在外積蓄實力,以圖和他分庭抗禮。
李婉的入宮,正是要作為劉協和劉辯之間,消息的傳遞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是令張塵疑惑的是,劉協甘冒奇險,派李婉入宮,到底有何目的。他領兵在外,要做什麼,何須劉辯知曉?劉辯居於深宮,一個傀儡皇帝,又能給予他什麼幫助呢?
這個疑問,直到那天,張塵看到李婉身上的詞條,才恍然明了。
李婉從頭到尾,都是劉協的人,而她入宮,也根本不是真心幫助劉辯,而是要助劉協。
劉協得劉焉、劉表擁護,又得漢中之地,已占據三分天下,一旦他在中原混戰之中取利,而劉表再能攻下江東,那便坐擁半壁江山,與自己南北分治。
如此龐大的勢力,他豈能甘心在劉辯之下?
他必是要找機會,取而代之!
這一次中原大戰,就是絕好的機會。
豫州離洛陽很近,劉協一定會找機會,攻打洛陽。但其目的,一定不是救出劉辯,而是讓他死於亂軍之中。
如此一來,劉協登高一呼,便可順理成章繼承大統,之後再將劉辯之死,推到張塵身上,說他弑君謀逆。到時,張塵不但失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還會遭到天下向漢臣民千夫所指。
反觀劉協,則以漢皇正統身份,位居九五,君臨天下!
既知對方所謀,張塵自然有所防備。
重建洛陽宮室,天子還都,便是第一步,麻痹對手,令其鬆懈。
而將洛陽兵馬調走,營造空虛之象,也正是為了引誘劉協出手。
隻是令沮授沒想到的是,劉備竟然這樣心急,不等拿下宛城,便令關羽孤軍深入!
或許,是他信心滿滿,覺得宛城輕易可下吧?
關羽繞過宛城,直撲司隸。其兵鋒所指,必是洛陽無疑。主公所慮果然分毫不差,劉協果然是要趁著這一次進兵中原,圖謀洛陽!
鵠兒,宮中之事,就靠你了,為父盼你……一切安好。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