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劉備大軍興致勃勃地殺奔城下,抬頭正欲叫罵,卻猛然間看到,城樓之上,儘是一排草人。
劉備頓時一驚,少時,隻見城門緩緩而開,數百士紳走出城來。
這些人手捧著白絹,上書名姓,紛紛跪於陣前。
“宛城士族百姓,今日開城獻降,恭迎劉將軍,望將軍憐見,寬宥我等!”
見眾人紛紛叩首跪拜,劉備急忙下馬上前,道:“各……各位鄉親免禮,大家快起來。”
眾人紛紛起身,為首一位老者說道:“將軍,昨夜,城中守軍已自西門撤去,我等特來歸順,還望將軍憐憫百姓,切勿濫開殺戒……”
“這……這是自然,自然……”
“將軍,守軍撤離之時,運走了城中所有的糧食,如今百姓食不果腹,還望將軍憐憫,給我們些糧食度日吧。”
“求將軍憐憫……”
“這……”
劉備聞言,頓時一驚,轉瞬便即明白,這定是對方設下的奸計。
運走糧食,留下一座空城和幾十萬百姓,就是要拖垮自己,倘若自己不顧百姓,那這些年所樹立的仁義之名便將蕩然無存,還會連累殿下為人詬病。
若是劃撥糧草給百姓,這可是幾十萬人呐,如此一來,四十萬大軍將何以為繼?若從蜀中調運糧草,這千裡之遙,非兩月不可抵達。
到時,豈不耽誤了殿下的大事。
可惡,好歹毒的計策!
劉備看著這些百姓,心中不由恨得咬牙切齒。
“大家放心,我劉備絕不會讓大家忍饑挨餓,大家請先回去,待我清點好糧草,便進城放糧。”
“多謝將軍!”
“將軍真是仁義之人呐!”
“這下有救了……”
“是啊,是啊……”
眾人交頭接耳,紛紛散去,各自回城。
一旁的法正走了過來,對劉備道:“將軍,此乃對方之計也,想用這些百姓拖垮我們,將軍不可上當啊!”
劉備道:“事已至此,還能如何?此計,與孝直當日的疲兵之計一樣,是為陽謀,縱然知道,卻也無可奈何啊!”
“將軍,既明知是計,何苦還要入彀?”法正皺著眉,眼眸裡透出一絲殺意:“不若……下令屠城,這樣,我們便可剩下糧食,殿下在豫州的布局就要展開,這個時候,萬萬不能橫生枝節啊!”
“萬萬不可!”劉備斷然回絕道,“若行此事,日後天下人將如何看待本將軍,如何看待殿下?一旦失去民心,何談天下?”
“可是……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糧食,去供養幾十萬戰俘啊。”
“無論如何,不能棄百姓於不顧。”劉備決然道,“先清點一半的糧草供給百姓,再派人連夜趕回成都,通知李嚴,儘快籌措糧草,送至宛城。”
“這……哎!”法正長歎一聲,卻是無可奈何。
他也知道,劉備素來以仁義立身,要他放棄百姓,或是行害民之舉,那無異於是讓他聲名儘毀。可是,拿出一半糧食供給百姓,那大軍恐怕都支撐不了一個月了。
可惡,究竟是誰設下此計,竟然如此歹毒!
劉備此時已經沒有了入城的心思,於是下令大軍仍駐紮城外,一麵清點糧草,準備供應百姓,一麵派人飛馬報與劉協,說宛城已經拿下,等候下一步的指示。
劉備做完這一切,頓感身心俱疲。想想連日來,徒耗了兵馬錢糧,卻隻換來這麼一個空城,還有幾十萬嗷嗷待哺的百姓,一想到這些,劉備就和吃了蒼蠅一般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