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疏影橫斜水清淺_大宋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宋河山 > 第14章 疏影橫斜水清淺

第14章 疏影橫斜水清淺(1 / 2)

一枚核雕,一篇《核舟記》,讓佛印禪師笑的愈發像彌勒佛了,自是少不了搜刮讚譽的詞送給王棣。如“刻核舟者神於技,記核舟者神於文。摩擬人物於纖微,意態神情畢出,何異道子寫生?”可見其滿意度之高。

尤其是描寫佛印的那幾句——“……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曆曆數也……”

非止是果核雕刻的入木三分、惟妙惟肖,文章中的人物描寫亦是神態逼真、直如圖畫。刻者與寫者,可謂是相互發明,相得益彰。

了元和尚在金陵逗留數日,隻在“半山寺”與住持論了一通佛法,其餘時間便讓王棣陪著到處閒逛,逍遙自在的不似出家之人。

用他自己的話則是:出家修行是福德深厚,有大因緣可以出家;在家修行也是有大因緣,生大慈悲在紅塵中渡生煉心。都是承佛事業,何來分彆?所謂分彆,是你我的知見而已......同理,出家修行者,在寺廟裡念經禱告與在外麵蹈走紅塵亦無區彆。

這通禪理說的,果真是得道高僧的真知灼見啊,字字珠璣。

臘月十三,了元離開金陵返回揚州。

這些天一老一少、一僧一俗相伴出遊,便是秦淮河也去過一遭,很是吸人眼球。不過,二位都非“俗人”,又怎會在意旁人異樣的眼神?

若非要在年前返回歸宗寺,天下聞名的佛印禪師還想著要瞧一瞧金陵城來年上元節的花魁大會呢。

十裡秦淮河,大紅燈籠高高掛,流光溢彩,鶯歌燕舞,環肥燕瘦,嘖嘖,賞心悅目呐。

遺憾自不消說,但可去杭州彌補回來。

蘇軾甫知杭州,定會“搞風搞雨”一番,風流若斯,文會雅集、花魁盛會什麼的自是少不了。

二人約定來年煙花三月下杭州,且去蹭吃蹭喝一番。

紅梅含苞傲冬雪,綠柳吐絮迎新春。

除夕夜,半山園祖孫三輩十餘人圍坐一桌,共享天倫之樂。

團圓夜裡除舊歲,鞭炮聲中迎新年。

正月初一照例是家人相聚,初二開始拜年訪友。

王家寓居金陵,這些年罕有回臨川探親,在此倒免了拜年之禮。隻是王安禮乃是江寧知府,這當口諸多下僚屬官銜尾登門,光明正大的給上司拜年祝福,並無收受賄賂之嫌,倒也不好拒之門外。

這些官場上的人情世故有王旁、王旉陪同處理,王棣等自去踏春賞景。

也是老天賞臉,年後數日都是晴天,出遊免卻了禦寒之苦。

初二日,王棣數人去鐘山孫陵崗賞梅。

顧名思義,“孫陵”乃是東吳大帝孫權的陵墓所在地,他的夫人步氏及後妻潘夫人,太子孫登也葬在孫陵附近。

自六朝有人在孫陵附近種植梅花始,而後陸陸續續的有人在此植梅,相沿不衰。數百年後,孫陵左側便成了梅花山。

到而今,梅花山山上植梅數千株,品種繁多。春天梅花盛開時,遍山梅花爭芬鬥豔,遊人如織,摩肩接踵,熱鬨非凡。

一行數人皆是氣度不凡的弱冠少年,一路上免不了讓彆人指指點點、評頭論足一番。尤其是王棣,身量頎長,樣貌俊美,頭發隨意地束於腦後,一身白綢裳更襯得玉樹臨風。這麼個翩翩公子,少不得吸引一些女郎的目光,春意盎然。

梅花山隻是處小山崗,遠遠的便能瞧見滿山的姹紫嫣紅。遊客幾乎不用受登山之勞便可欣賞美景。

梅樹簇擁中有一組清新淡雅的建築很是顯眼,走近了瞧,名為“暗香閣”的匾額高高懸掛。

有士子打扮之人正與彆人解說:“這‘暗香閣’取自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詠梅詩句。和靖先生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其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儘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此詩成功地描繪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當為千古詠梅絕唱。”這士子搖頭晃腦的普及一番林逋的其人其樂,又讚道:“此閣造型優美,獨具特色,把梅花山點綴得愈發豐姿多彩,真是匠心獨具。”

王棣幾人相視而笑,默默走開。


最新小说: 大國刑警1990 苟在宗門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 神仙道果,卡牌助我 枕邊規則 說好的反迷信呢?直播間全是警察 薑小姐,你隨手挑的司機老公漏富了 你說他偏執又陰鬱?完蛋,我更愛了 和竹馬分手後,被太子爺蓄意誘吻 被棄孕雌一胎六寶,眾獸夫求原諒 斷親後被趕出家門,我開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