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行路難_大宋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9章 行路難(2 / 2)

宋代佛教的最大特色,就是逐漸世俗化、庶民化,開始深入到普羅大眾中去。做做生意,開開店鋪,沒事兒了找個尼姑聊天,談談情說說愛。更有甚者,娶個媳婦放家裡,再生一堆小和尚。繼承香火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於商業經營上,宋代寺院和僧人更是無所不用其極,行業涉及冶礦、製墨、紡織、造船,甚至開旅店、賣豬肉、開青樓,還開創了中國最早的彩票行業。

不過話說回來,有道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時的寺院、僧人的社會活動,絕不隻是經商逐利,或談談情愛,災荒之年也放粥賑災,提供寺院為避難所,平時也參與到濟貧、慈幼、醫病、助葬,以及修路、造橋、建浴室等各種各樣的公共工程。

嗯,一飲一琢,莫非前定;蘭因絮果,必有來因。

另外,蘇太守已下令開常平倉、義倉賑災,並號召本地富紳捐款捐糧共度時艱。

這大概是王棣到這時空最忙碌也最充實的一天,身體是疲憊不堪的,內心卻覺得活力十足。再看蘇過,大抵亦如此。老蘇雖以嚴父示人,卻是將兒子養的白白胖胖的,瞧蘇胖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那樣,早該拉出來操練操練了。如今日這等體力消耗強度堅持一個月,不掉一身膘才怪。

午後,雨過天晴。到得黃昏時分,夕陽斜照,山尖現出一道彩虹,絢爛瑰麗。

蘇小妹幾人率人施粥,俏麗身姿在斜暉映照下分外窈窕。

災民們知曉這是太守家眷在領頭布施善事,莫不感恩戴德,更不敢恣意妄為,井然有序的排隊等候分粥。

這一幕,讓王棣的心情輕鬆安逸許多。青春少女,山間晚照,總是美好的。

蘇小妹也看到了王棣,見他一身衣裳沾了泥水斑斑點點,身姿卻俊秀挺拔,心思有些異樣,輕輕跺腳,微恚,怒己不爭呢,低頭收拾罷心情,正要“心平氣和”的和對方打招呼,那人卻轉身離開了,不由得用力跺了跺腳,“哼”了聲,叫災民們甚是奇怪:好端端的,這天仙般的小娘子怎不開心了?是誰,誰如此不懂憐香惜玉,有種站出來,勞資保證不打死你。

王棣並不曉得自己莫名其妙就有了性命之虞,他的注意力被一個身影吸引了過去:

王婆!

此處排隊等候施粥的人有一、二百人,隊伍蛇形盤旋,拖的長長的。災後餘生,痛失家園、親人之悲深深地刻在臉上,災民們低垂著頭,沉默著,很是壓抑。

隔著隊伍那頭,鬆林邊上,有三個人卻聚在一起說著什麼,其中一個身材高大的漢子向蘇小妹那邊指了指。

輕輕搖頭又點頭的那個,不正是“失蹤”的王婆麼?

王棣挑了挑眉,不動聲色的問宗沐:“那邊,與王婆在一起的人,你見過嗎?”

宗沐也注意到了那頭的動靜,臉露詫異之色,仔細瞧了瞧,點頭:“高的那個就是方十三,另一個不認得。”

琴操若在這處施粥棚,當會認得另外一個便是與方十三拜不離砣的石小乙。便是這二人為王婆婆“報仇雪恨”,雖然不是杭州本地人,但為人豪爽仗義,最愛管不平事,在西城街麵上名聲極響。

方臘?王棣瞳孔微縮,對這位猛人他不無顧忌。

雖然各種正史、野史關於方臘的出身、樣貌包括生卒年月都語焉不詳,隻名以“起義首領”或“叛亂頭子”,但直覺告訴他,那個身材魁梧、三旬出頭的漢子便是方臘方十三。

王棣不清楚方臘為何出現在此處,但那位“麻煩製造者”對蘇小妹指指點點,顯然是有所圖謀。這……有些麻煩。

“木頭,你靠過去聽聽他們說什麼,彆讓他們發現了。”

木頭同學耳力超強,機敏靈活,最適合做這“聽牆角”的勾當。

宗沐應聲而去。

這小子自幼和父親學雕工、拳腳功夫,這數年又跟著百戰老卒饒州張孟達學陣前技藝,最善斥候本事,算是得了達叔真傳,與王棣同為達叔關門弟子,實為師兄弟。

少年熱血,有機會施展拳腳,自是摩拳擦掌、興奮不已。

王棣退到那邊看不到的樹蔭下,看看方十三,又看看蘇小妹,麵沉似水。

喜歡大宋河山請大家收藏:()大宋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五個道侶:惡毒女修深陷修羅場 醫學鐵娘子穿越七十年代重操舊業 末世:從副縣長開始重建華夏 港綜:從我愛黃金開始 校花逼婚,我的天動萬象藏不住了 七零,四年後巧遇前任被團寵 八百塊,買了個修真界 被S級alpha們包圍的直男 全民氪命:化身死神救濟天下女神 無人區:開局肉身點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