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破陣樂_大宋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4章 破陣樂(2 / 2)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節並未在玄字三號房駐足太久,慢慢的轉了一圈,回到二樓後一口一口啜著茶水,不知在想些什麼。

酉時正,在監考官的監督下,差役們開始收卷。

發解試連考三場,一日一場,期間考場封閉,不進不出。除了第三天可以提早交卷等候第一時間放牌,頭兩場都在酉時正統一收卷。

考卷收回後,在數名監考官的監視下逐一彌封。

唐代的科舉考試,因試卷前寫有舉人的姓名、籍貫等項,世家豪族仍可靠其特權,在發榜前知其是否錄取,考官也可從中耍弄手法,拉攏親信

武則天時,因吏部選舉多有不實,便命令應試舉人自己將試卷上的名字糊起來,暗考以定等第。但是此後並未形成一種製度,考官在錄取中,仍然“兼采時望,不專詞章”。

本朝太宗淳化三年,蘇易簡知貢舉,“既受詔,徑赴貢院,以避請求”,以後便建立了鎖院製度。同年殿試,禮部奏名合格進士,采納將作監丞陳靖的建議,初次實行“糊名考校”法。即在舉人考前先糊其試卷上的姓名,籍貫等項,在決定錄取卷後,再拆彌封,查對姓名、籍貫,借以杜絕考官“容私之弊”。鹹平二年,禮部試時,選派官員專司封印卷首。明道二年七月,仁宗“詔諸州,自今考試舉人,並封彌卷首”。

從此,糊名考校就不僅施行於殿試、省試,也施行於諸州取解試了。在實行彌封製不久,又發現考官指使舉人在試卷上暗作記號,有時考官還可以辨認字畫。後來,根據袁州人李夷賓的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謄錄,大中祥符八年專設謄錄院,派書吏將試卷抄成副本,考官評卷時隻看副本。試卷彌封、謄寫法的實行,應舉者考試成績的優劣“一決於文字”,這樣,總算有了一個比較客觀的標準。

李節沒去看彌封,倒是去謄錄處轉了轉。

潛意識裡,他還想著能看看王棣的字。是的,就好像一個資深音樂愛好者乍然聽到一首好歌忍不住要單曲循環,畢竟,讓耳朵懷孕的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是純粹的欣賞,揣摩。

但很顯然,想在千多份試卷中見到王棣那份,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遺憾之餘,他又想,白天睡了兩三個時辰的王棣,今晚還睡得著嗎?

是睡不著啊,王棣很鬱悶。

話說穿越已有十六年,早已習慣了沒有娛樂生活的日子,早睡早起身體好嘛。但今天的確是睡眠過剩了。

慢吞吞的用完晚膳,照例做了些有助於消化的運動,身上黏黏的很不舒服。雖然快到中秋,氣溫卻並不算涼爽,隻簡單活動了一刻鐘,便已開始出汗了。還是自在些,這裡可沒法洗漱。

還是缺少經驗啊,頭枕著手,望著低矮的屋頂發著呆,月光從窗外灑落,溫柔如水。

這樣的夜晚,在這貢院裡,一時難以入睡的大有人在。

有人忽然隱隱聽見了歌聲,自嘲的笑笑,以為白天考試太過緊張引發了幻聽。但那歌聲若有若無、斷斷續續的,雖然聽不太清楚,卻的確是真實存在的。

這考生從床上翻身而起,走到考舍門口,歌聲清晰了些,唱的是“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是蘇學士的《水調歌頭.中秋月》,傳唱度極高,是勾欄歌坊的保留曲目。可,這曲調不對呀,是從未聽過的唱法,“水調歌頭”還能這麼唱?

非止是這名考生,許多人都聽見了這首新版“水調歌頭”。這曲調雖然有些怪異,卻居然還很……動聽?勝在新穎麼?是誰,在此時此地還有心思胡編亂造出這樣的歌來?

終於,聽歌的人將目光彙集到了玄字三號考舍,歌聲便是從那裡傳出的。

王棣並不曉得自己為了排遣無聊哼的歌會成為焦點,事實上他的歌聲並不大,奈何考場內太過安靜,唯有蟲鳴蛙叫在伴奏,想聽不見真的好難。

妙的是,有些個考生聽著聽著便靜下心來,然後安心入睡。

這歌,居然還有催眠效果,卻是王棣始料未及的。

喜歡大宋河山請大家收藏:()大宋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神路無名 退婚後,不小心懷了權臣的崽 晚上好 係統,我要當大大大大明星 焚劍錄 不朽,輪回 攜劍之言 末日降臨:從修仙界回來後無敵了 穿成真千金的小族妹 開局處決鷹醬特使,兔子勸我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