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發榜在考完後的第五日,也就是八月十七日。
恰逢中秋佳節,江寧城內張燈結彩,鑼鼓喧天,各路舞獅隊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鬨繁榮之景並不遜於上元、端午這等節日。
秦淮河上,絲竹聲聲,歌樂陣陣,懸掛著各大樓子金漆招牌的舫船密密泊靠,自午後到次日淩晨,賓客絡繹不絕,有那大腹便便的商賈豪紳,也有儒裳翩翩的文人墨客,流連忘返,意興酣然。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儘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這些日子,參加江寧府發解試的各縣士子俱留在城裡等待鄉試張榜,千餘名學子四處訪親走友,拜見江寧前輩大儒,勾連舉辦文會出遊,一時間滿城儘見讀書人。
當然,文人最好的雅事莫過於酒、色。
就拿時下名頭最盛的蘇學士來說,他生性狂放豪縱,常與人飲酒作樂,喚歌ji唱陪,並有出入煙柳巷之記錄。有他的詞為證:“彆酒勸君君一醉。清潤潘郎,又是何郎婿。記取釵頭新利市,莫將分付東鄰子。回首長安佳麗地。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為向青樓尋舊事,花枝缺處留名字。”
昔日,白樂天有詩雲:“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蘇東坡雖然有朝雲、春娘美若天仙香袖纏身,家裡來客設宴最好的服務亦是酒妓作陪。“但他還是不滿足,竟然拿前輩開涮:“吾甚似樂天,但無素與蠻。”
而白居易有春風得意時與酒ji之間可為瓊漿美人,信手豔福。在被貶為江州司馬時,雖然一度消沉得“不分氣從歌裡發,無名心向酒邊生”。可在月星明朗的夜晚,聚友豪飲消愁於九江之上,舊習難改,還是請了一位酒ji作陪。沒有想到這一次的酒、詩人與酒ji的結合竟然留下了詠誦千年的《琵琶行》。
白居易還有首詩,叫做《小庭亦有月》雲“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菱角執笙簧,穀兒抹琵琶。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左顧短紅袖,右命小青娥……”他自己做注說:“菱、穀、紅、紫,皆小臧獲名。”臧獲,即家妓。詩中的菱角、穀兒、紫綃、紅綃等女子都是他的小妾或家ji。
可見,唐時文人士大夫蓄ji極為普遍,亦是士林雅事。
唐時如此,至宋也不遑多讓也。
再說文人與酒,李白、杜甫與“竹林七賢”這些酒仙酒神姑且不提,就說說本朝的大詩人蘇舜欽。
蘇舜欽住在丈人家,每晚讀書,總要飲酒一鬥。他的老丈人感到十分奇怪,便要查看個究竟。有一天晚上,隻見蘇舜欽讀《漢書·張良傳》,讀到“良與客狙擊秦皇帝,誤中副車”,拍案叫:“惜乎擊之不中!”即昂首滿飲一杯;又讀到張良對漢高祖說:“此天下以臣授陛下”時,又拍案道:“君臣相遇,其難如此!”於是又滿飲一杯。丈人見此情景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鬥誠不為多也。”
嘖嘖,一鬥相當於十二斤半,什麼叫海量,這便是了。
再怎麼淡如水也是有酒精度的好吧,真是酒神何其多也。
嗯,還有那打虎英雄武二郎,在打虎之前,先到了景陽岡山前的酒店,按照店家的說法: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作“出門倒”。初入口時,醇濃好吃,少刻時便倒;一般客人喝了三碗必醉,醉則過不了景陽岡,所以號稱“三碗不過岡”。但武鬆吃過三碗後,根本不聽那店家“三碗不過岡”的解釋,連哄帶嚇,不給上酒就要把“你這鳥店子倒翻過來”。店家無奈上酒之後,武鬆從最初一碗一碗的吃,到三碗三碗的吃,最後一次更是要儘了店家的酒連吃六碗,共飲了十八碗方才罷休。隨後,大步流星上山崗,不僅沒有像尋常人那樣醉的走不過山岡,還借酒力為民除害,打死了“岡上那吊晴白額大蟲”。
在牢城營裡,當施恩利用武鬆為他報仇奪回快活林時,武鬆也僅僅提出了一個要求:“無三不過望”。“打虎吃了十八碗酒,打人也吃得三十五六碗”、“沒酒沒本事。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須爛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勢!”到了蔣門神酒店前,武鬆酒勁上來,連走路都已經東倒西歪,卻依然打敗了相撲高手蔣門神。
酒壯英雄膽哪。
當然,這隻是施公名著中的文學人物,是經過藝術加工的。
後世學者以為,武鬆的藍本取材自元末張士誠起義的部將卞元亨。武鬆景陽崗打虎的故事即是來自卞元亨打虎的事跡。
又有杭州地方誌顯示,宋代杭州有一名為武鬆的提轄,曾刺殺蔡京之子,或為水滸武鬆之出處之一。杭州武鬆墓即源於此。
王棣寧願信後者多些。
不過,話說那個率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元敢抵抗的宋江宋公明這會兒年不到三十,還不知窩在哪個犄角旮旯裡呢。
四大寇呢,方十三已照過麵還有過節了,宋黑臉呢?還有田慶、王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北宋末年也不安定呐,內有起義此起彼伏,外有遼、金如狼似虎,波瀾壯闊的大時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