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清平樂_大宋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8章 清平樂(2 / 2)

那兩個字代表的是本科解元,較其它字要大,想不注意都難。

江寧府多出才子,乃是科舉強府,發解試前五名必會被點中進士,更莫說解元了。

也就是說,今科解元是必中進士的。

雖說文人相輕,不過在眾目睽睽的公開場合總得表現出君子的豁達,更何況,解元大有來頭,這會兒當極力攀交才是。

“解元公呢?今科解元實至名歸哪……”

“x兄所言極是,正是眾望所歸也……”

“咦,王解元似乎未來看榜呢……”

“……解元之位乃是囊中之物,看與不看,它都在那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雖說讀書人自命清高,但一旦捧起人來也是花樣百出,各種阿諛奉承之詞滔滔不絕,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就沒重複相似的讚語。

接著,有人在榜單上發現了另一件事,失聲道:“一二三四五,了不得,王氏叔侄五人儘在榜上呢……”

他這麼一咋乎,旁人也仔細看那榜單。本科共錄舉人五十名,偌大的榜單上有心找尋人名並不難。果然,除了榜單高高在上的那個名字外,每隔幾個人名便會出現一個王姓人名,王旉、王桐、王楠,王旁的名字出現在第三十一名。也就是說,半山園王氏一門叔侄五人儘過了本科鄉試。這……可謂是士林佳話也,吾等適逢其會,豈不與有榮焉?

這些讀書人居然沒有羨慕嫉妒恨,反而與有榮焉,奇怪麼?其實不。

一來王家的地位極為特殊,王安石、王安禮非止是政壇大咖,更是文壇巨擘,前者自不必多言,後者與胞兄王安國、侄子王雱並稱“臨川三王”,為王氏家族之驕。王氏叔侄五人並進舉人,可見其家族文風之蔚然、底蘊之深厚。

再者,今科主考官是本府通判李節。這很關鍵。李某人是不折不扣的舊黨人員,雖然不算是中堅力量,在新舊黨爭中貌似作用不大,但其敢怒懟王安石,痛斥新法種種弊端,狠批王安石為了實施個人政見而徇私枉法,親小人而遠君子,任人唯親,凡是與其政見不同的或罷或貶統統打壓,非臣子所為,更非君子所為……試想,如此旗幟鮮明的“反王派”會對王氏子弟大開方便之門?不動手腳針對打壓便可稱正人君子了。

是以,王氏下場參加發解試的五人通通過關固然是前所未聞,卻還真沒招引非議之聲。

其實,王旁、王旉都非首次參加鄉試,但均止步於會試,中舉本在情理之中。而王桐、王楠則是後起之秀,雖不及王棣,也是素有才名。至於王棣,更不消多加介紹。

是的,今科解元便是王棣王三郎。

意料之中的事。

家學淵源嘛。乃祖王安石是為天下文宗,乃父驚才絕豔,自是虎父無犬子。就算其是過繼嗣子,也算是傳承乃祖王安禮之風,其生父王旉亦班泛泛之輩。

王三郎年少而得“半山小神童”之名,絕非金溪方仲永,早前便倍受東坡先生青睞、褒揚。今年在杭州,更是聲名大震。蘇學士直言,“某觀與其同輩,絕無出其右者”、“他日必承乃父祖文名”,如此不吝器重稱譽之詞,便是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這“蘇門四子”亦有不如。王棣此子,前景可期。

更何況,其在年初花魁大會上的光芒四射,單以詞作論,與當今詞壇大家周邦彥與秦觀同台對擂,居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出道”時日雖短,年齡雖幼,但已是名聲在外,在江寧已成領軍人物。

才情萬丈如王棣,拿個鄉試解元,令人信服。

可惜的是,解元郎居然未在場,這……讓一乾想在第一時間恭喜以求露個臉結個善緣的讀書人們很失望哪。

非止是王棣,王家其他四位舉人亦是悉數未至。

今日,半山園王氏家人皆在鐘山南麓獨龍阜的玩珠峰。八月十七,正是王雱的祭日。

王雱,字元澤,仁宗慶曆四年生人,治平四年進士,曆任旌德尉、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天章閣待製兼侍讀。雱氣豪,睥睨一世,不能作小官。嘗作策三十餘篇,極論天下事,又作《老子訓傳》及《佛書義解》》,亦數萬言。鄧綰、曾布薦之於神宗,召見,除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受詔撰《書義》、《詩義》,擢天章閣待製兼侍講。熙寧九年遷龍圖閣直學士,因病未上任,不久因病疽病故,年三十三。特贈左諫議大夫。

天妒英才,王元澤英年早逝,離世已有十五載。

今日一大早,王氏子弟十來人赴鐘山為王雱周年祭,又祭掃了王益、王安石、王安仁等長輩陵墓。

當仆從趕來稟報王棣五人齊齊中舉時,眾人感慨萬千,乃告慰先人在天之靈。

喜歡大宋河山請大家收藏:()大宋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時空裡迷失的愛 留子已是星際第一,啥時接我回家 人在古代學醫,永夜末日來了! 陽明路 抗戰:從遠征軍開始在東南亞崛起 隊長你寶貝老婆又靠畫畫破案了 飲馬醉山河 破妄守界 從逃妾到開國女帝 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