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清平樂_大宋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8章 清平樂(1 / 2)

於芸芸學子而言,通過鄉試隻是上小樓,會試中第方是上高樓。

通過發解試的即為“舉人”。舉人,原意為舉到之人,為應舉者的通稱。唐代以各地鄉貢中試者,需入京應試,故有此稱。宋為鄉試貢舉考試)各科中試者的統稱。俗稱舉子。宋舉人被解送禮部前,須經考試,略如後之鄉試。

彼時的舉人福利待遇遠不及明清,在禮部應試落第者,仍須再應鄉舉,方可參加下科考試。舉人登科即可授官,但無“出身”,好處是可免丁役。

但明清時期的舉人可就不簡單了,鄉試中舉後可得利益如下:

一、考中舉人就算官員了,有資格入仕為官;

二、朝廷免除舉人的所有賦稅,不用納稅了;

三、舉人犯了大罪,不得上刑,必須上報革除功名以後才能動刑,此即刑不上大夫;

四、平民百姓見了舉人必須向其行禮,而舉人可與地方官員平起平坐;五、獲得赴京會試的資格;

六、朝廷提供必要的生活費用開支……

簡而言之,舉人老爺是特權階級,這從範進中舉後的癲狂表現便可窺一斑的。

當然,那時的鄉試錄取率極低,大概在千分之五左右,比會試錄取率還低,所以有“金舉人、銀進士”之說。

而在宋朝恰恰相反,鄉試的錄取率遠高於會試。但舉人若是在會試時被罷黜,仍得重新參加鄉試。這也正是宋時的舉人遠不如明清舉人“矜貴”之故。

是以,鄉試過關隻是上小樓。

不過,若想魚躍龍門,不中舉人何以中進士?

到了八月十七放榜日一大早,夫子廟前的廣場上裡三層外三層擠滿了人。

這可樂壞了兜售各種商品的商販們,比尋常日子好了不止十倍的收益啊,賺的盆滿缽滿。

秦淮河畔一溜溜擺開各式小攤,吃的用的應有儘有,江寧美食小吃誘人垂涎三尺,各式掛件物什琳琅滿目。沿街酒肆茶樓更是賓客盈門、人滿為患。

參加鄉試的士子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有高聲吟哦者,有沉默不語者,但細細觀察,其中大部分人麵色凝重,緊張之情難以掩藏。饒是那些個數度鄉試過關卻在會試中折戟沉沙的“老前輩”們也是表麵雲淡風輕內心忐忑不安。

巳時許,貢院大門徐徐而開,三名差役呈品字形踱步而出,當先一人捧著一幅金黃色的卷軸。

廣場上候著的人知道那卷軸便是今科鄉試榜單,紛紛向前麵擠去。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三卷:“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絕寄舊同年曰:‘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隻一人?’”

這是“金榜題名”的出處,所謂“金榜”,指的是科舉錄取的榜單,開初特指殿試榜單,但漸漸的會試、鄉試榜單也皆以“金榜”名之。

一個差役先在牆上刷好漿糊,另二人則負責張貼。

一時間人頭攢動,個個爭先,在榜單上努力尋找著目標名字。

關於科舉榜單,範公偁在《過庭錄》裡說了這麼一則軼聞:“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讬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儘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當然,範公偁生於南宋,此時便也沒有“名落孫山”一說。

榜單在萬千目光的注視之下終於露出廬山真麵目,稍頃,有人欣喜若狂:“哈哈,某中了……”有人神情黯淡潸然淚下,廣場上活生生上演著人間悲喜劇。

在此,請允許作者君用範進中舉的場景描繪:

範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說著,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將幾口開水灌了過來。他爬將起來,又拍著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說,就往門外飛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

十年寒窗無人曉,一戰成名天下知。終於苦儘甘來,當家做主把歌唱……

宋時的舉人雖沒有明代的值錢,但也是萬裡長征行了一半,希望就在前方嘛。

過了好一會,有人注意到榜單上排在第一的金漆大字,嘟囔著說:“果然是呼聲最高的他……”


最新小说: 【石磯】,重生都市 我是詭異之主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 從總旗到帝王 賀先生,您被太太趕出港城了 重生後我隻想做海王 我的絕美阿姨! 八零軍婚甜蜜蜜,我被團長寵上天 霆少,夫人假死後偷生三個娃 綜影視之妖妃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