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廣寒秋_大宋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4章 廣寒秋(1 / 2)

作為生在新時代長在紅旗下的王棣,對這些並不太感冒,尊崇自是有的,但絕不至於戰戰兢兢。

在前世,直到民國二十四年,民國政府取消衍聖公稱號,改√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到得那世,極儘殊榮的孔氏一脈才算“沒落”下來,特殊的社會地位也被人文景點所取代。

但在這時,由仁宗皇帝首創的“衍聖公”封號,官職品級雖不高,文化含金量卻是甚足。與以往的褒成、褒尊、宗聖、奉聖、崇聖、恭聖、褒聖等封號相比,“衍”寓意聖裔持續衍展、世代繁衍無止境,代表了封建帝王尊孔崇聖的至高境界。這也難怪王旁等人會有所失態。

也幸是王氏子弟自幼家教極善,且往來交際者多為達官顯貴,雖有片刻失態,亦是瞬即恢複正常,恭敬而不失底氣的遞上了拜帖。若換作尋常人,還真的會出糗。

仙源孔氏固然為“天下第一家”,但臨川王氏也是當朝名門。

臨川王氏乃太原王氏派分支,但何時從太原遷臨川的則不可考。

其可知的最早祖先為王安石的曾祖王明,以子貴贈尚書職方員外郎。王明有二子:長子用之,衛尉寺丞;次子觀之,尚書主客郎中,贈太常少卿。臨川王氏先世衰微無聞,至王觀之、王用之兄弟,始起家為吏,再至王用之子孫輩開始興盛。王用之娶妻謝氏,封永安縣君,生有五子,其中,長子王益和五子王孟最像父親,王孟官楚州司理參軍,其子沆,官荊南府建寧縣令。王益,初字損之,改字舜良,祥符八年進士,曆任建安主簿、臨江軍判,知新淦、新繁縣,天聖時以殿中丞知韶州,終官尚書都官員外郎,卒贈工部郎中,後以子貴追封楚國公,贈太師中書令。王益的中進士和做官,標誌著臨川王氏已經崛起。臨川王氏傳到王益的兒子輩時,家族臻於極盛。

王益娶妻徐氏、吳氏,七子中王安石自毋需贅言,安仁、安道、安石、安國、安世、安禮、安上亦負才名,俱出仕為官。至此,臨川王氏榮極一時。

隻是到了“方”字輩,除卻王雱驚才絕豔,王旁、王旉等便顯得寂寂無名了。其中,唯有王安石次子王旁,以父蔭官江寧府糧料院色勾當。父蔭補官並非正途,在侄子王棣的激勵影響下,王旁振作發奮,誓要搏一個進士出身,名正言順的遊走仕途。

不過,到了“木”字輩,王氏又有了複興的跡象。王桐、王楠頗具才氣,以弱冠之齡搏得了不小的才名。當然,最令人深感驚豔的是王棣王三郎。

自去歲結束為祖父守陵始,王棣之名如流星般在大宋文壇綻放,絢爛奪目,風頭一時無兩。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天哪,他怎麼寫得出這樣的句子?年僅十六,才情居然恐怖如斯,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事實上,王棣流傳世麵的文章並不多,隻有寥寥數篇,但勝在質量絕佳,任得一篇便足以傲視文壇。

然後,他在江寧鄉試得中解元的文章傳出,首先是江寧府,而後慢慢蔓延擴散,像是在一口潭裡投下一塊巨石,潭水激蕩,水花四濺。

他那篇“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的殺傷力無疑是巨大的,讓人眼前一亮:文章,居然可以這樣寫,詮釋經書義理,據題立論,實在是登峰造極也。

王棣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一時任性會開啟製藝作文新風潮。當然,他也無法意識到,後世會尊他為“八股文第一人”。

江寧鄉試,王棣一鳴驚人,更有王氏一門叔侄五人同科中舉之盛事。

明眼人一看就曉得,王氏複興指日可待。也正因如此,鄉試後拜訪半山園的人士比以往多了許多,提前燒燒香,結個善緣。

那門子接了拜帖,一看具名為臨川王氏等人,不敢怠慢,開了側門請王棣等人稍事休息,隨即快步離去。

孔府占地總麵積極大,分為公衙、內宅、東學、西學和後園五部分。公衙是衍聖公舉行慶典和行使權力的場所,其形製與衙署相似,大堂居中,前有三重門和東西廂房。二堂是會見官員、處理族務之所,與大堂間有穿堂相聯,仍是唐宋以來盛行的工字形平麵。兩廂是六廳吏員辦事之處;內宅和後園是宅眷居住部分:東學是衍聖公讀書、會客、祭祖的地方。

需要指出的是,仁宗皇帝賜“衍聖公”之名,同時任命衍聖公為本縣知縣,正八品官職,所以朝聖公府亦是仙源縣衙所在。

而王棣此時所處的是西學,乃是孔氏子弟讀書、宴飲、待客的場所。從休憩所在的側廳看去,此處建築形式與庭院布置有較多生活氣息,庭中植竹樹花卉,配以奇石、盆景等,幽雅寧謐,倒是讀書待客的好去處。

不一會,一個二十歲上下、中等身材的青年儒生從後院走來,步子不快不慢,每一步邁出都從容不迫,瞧著步距幾乎沒有偏差。

儒生在二丈開外便是一揖:“尊客登門,操不及遠迎,失禮失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一襲儒裳敦厚端莊,揖禮標準之至,舉手投足間古風猶存。

眾人紛紛起身外迎,王旁作為同行的最長者,作撞還禮:“我等不請自來,多有叨擾,恕罪恕罪。”


最新小说: 搶我婚約嫁太子?我攜孕肚嫁皇帝 苟在詭異末日當魔修 綠茶女修太能撩,男修皆是充電寶 還寫什麼歌,快進到不要笑挑戰 末世嬌美人挺孕肚,各大佬爭當爹 瓦洛蘭沒事 華娛從藝校開始 說好當兵娶婆娘,你混成皇帝? 夏夜有癮 死亡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