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傾杯_大宋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5章 傾杯(2 / 2)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時,世人稱其為“劉待製”。

陸佃早劉安世一屆進士及第,二者皆為“天子門生”,素有往來。既如此,劉安世主持來年春闈,大抵是八九不離十了。

王棣幾人倒是聽王安禮提過此事,就明年會試主考官列了個名單,劉安世便在其列。

朱邛笑笑,說道:“即便曉得主考官又如何?不能行卷,皆天子門生也。”

本朝為了禁止謝恩於私門,於太平興國七年下令,禁止考生稱考官為“師門”,自稱“門生”,以防考官考生結成政治集團,互相標榜,有礙於中央集權。乾德六年,殿試成為定式,沿襲不改。

唐朝的主考官是吏部考功郎中、員外郎或禮部侍郎。宋朝的主考官則是臨時差遣,年年不同,屆屆各異;還設有“權知貢舉”即副主考官若乾人,互相監督。

話雖如此,提前知曉孰為主考官自是裨益良多的。了解主考官的行文風格,或可投其所好,總是占得先機。

不過,現今陳兢都知曉“個中辛秘”,那又有何秘密可言?

王棣看了看陳克之,心想:這人倒是頗具心機,堂而皇之地說出了這等貌做機密的內部消息,定是能搏得好感的。但想來用不了幾日這“秘密”便會在貢生中傳開的吧,他搶先一步公開,至少唐翊、朱邛二人會愈發的信任他。

酒過數巡,話題開始慢慢發散,朝政、文事、風聞儘在其中,本朝不以言獲罪,文人士子聚在一起發發牢騷、針砭時弊是常有的事,倒是並無禍身之虞。

先是唐翊說了一樁路經都亭驛的見聞,言稱遼國使者趾高氣揚、飛揚跋扈,而驛站中的大宋官卒則是唯唯諾諾、曲意逢迎。雖說外交無小事,但都亭驛代表的是大宋的門麵,正應威武不屈、以揚我大宋國格為己任。遼人固然可惡,那些個迎合遼人的宋人不更可恨麼?簡直就是國之螟螣蠡賊,該死。

眾皆默然。此乃國策使然,再混不吝也不能橫加指責。

“弱國無外交啊,看看遼國,再看看西夏……落後就要挨打哪……”王棣悠悠地說了句,卻未道儘話中意。雖說實際上已過了憤青的年齡,但有些東西梗在心裡,終究會難受,不吐不快。

他雖然話說半截,卻是讓座中人為之一震,皆是細細咀嚼個中意味。

“弱國無外交……三郎,說的好啊……”王旁拍了拍桌子,聲音低沉。

他一直存在感不強,這會兒卻是為侄子的一句話擊節叫好。

餘者也紛紛點頭,皆以為王棣此言鞭辟入裡,一言道儘人世興衰成敗之根緣。弱國無外交,下到一個孱弱的家庭乃至懦弱的個人,何來發言權?終究會受製於人,成為附庸、傀儡。落後就要挨打,一針見血。所謂大道至簡,大概便如是。

大宋皇朝弱麼?似乎不見得。

“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因農業的發展、交通發達和經濟繁榮,此時實際上是中國曆史上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

但,也僅至於此了。

王棣又說了句:“外交,比拚的始終是誰的拳頭更硬。”

眾人漸漸情緒化起來,這般近乎鄉間鄙夫俚語的言辭淺顯明了,卻最是直接地道出了個中真諦。此間俱是身有傲骨腹藏氣節的文人,聯想到國朝的內憂外患,加之酒精作祟,怎不浮躁氣急?

交淺言深,在這些敏感的話題方麵,王棣本不該說什麼,許是喝了些酒吧,終究沒忍住。

席間喝的是開封鼎鼎有名的“瑤泉”酒。其時作坊釀造的大都是以糯米為原料、加麯釀出的低度米酒。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實行官府造曲。真宗時的白礬樓,為造酒每年要賣官麯五萬斤。到了神宗時期,酒業更為發達,酒戶釀酒每年所耗費的糯米竟多達三十萬石。不過,酒名倒是彆具一格,如開封府的瑤泉,豐樂樓的壽眉、和旨,忻樂樓的仙醪,和樂樓的瓊漿,千春樓的仙醇,中山園子正店的千日春,等等。

王棣酒量自是不淺,這般低度米酒喝個十碗八碗不在話下。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吧。

喜歡大宋河山請大家收藏:()大宋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石磯】,重生都市 我是詭異之主 穿越後我成了魚玄機的老師 從總旗到帝王 賀先生,您被太太趕出港城了 重生後我隻想做海王 我的絕美阿姨! 八零軍婚甜蜜蜜,我被團長寵上天 霆少,夫人假死後偷生三個娃 綜影視之妖妃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