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謝池春_大宋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宋河山 > 第156章 謝池春

第156章 謝池春(1 / 1)

《菜根譚》於正月十四在“染墨軒”書坊上架售賣,其時恰好王棣因那闋《木蘭花》聲動全城,有那士子見此書作者正是王初見,遂花了八百文買了一冊,而後自是驚為天人,乃向友人薦之。

汴京城斷文識字者逾十萬,口口相傳之下購《菜根譚》者無數。好在許五先早有預備,在第一批一萬冊售罄後及時加印,短短六日竟是售出三萬餘冊。

這也是借了天時之風,此時進京敘職遊玩省親訪友者眾多,聽聞京師出了奇書,一傳十十傳百,從眾心理作祟,競相購買。更有甚者,一買百多本,以離京回鄉送贈親友子弟。

如此這般,竟是一時汴京紙貴,王棣之名大放異彩。

原本,這樣富含哲理的書當是閱儘人世滄桑者方能寫出,但王棣先前便有種種妖孽之舉,再推出此書還真未引發爭議,隻是將其聲望又往上推了一層。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忙裡要偷閒,須先向閒時討個把柄;鬨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裡立個根基”、“孤雲出岫,去留任其自然;朗月懸空,妍醜忘於所照”……這樣的句子,絕不詰屈聱牙晦澀艱深,而是近乎白話的絮絮叨叨,就好似至交好友喝著茶有一搭沒一搭的扯著家常,偏偏每一句都說到了心坎裡。這種感覺很奇妙,很讚。

至此,王棣進入了朝堂大佬的視線。詩詞倒還罷了,隻說明了個人文學修養,但似《論語集注》和《菜根譚》這等書可絕非常人能寫出來的。此子……有經天緯地之才啊。不過,他這身份擺在那,縱然有人想示好,也得考慮考慮後果。

元佑朝以來,舊黨將司馬光、範純仁和韓維譽為“三賢”,而將蔡確、章惇和韓縝斥為“三奸”。他們將王安石和蔡確親黨名單張榜公布,以示警告,同時對元佑元年被司馬光斥逐的新黨人員章惇、韓縝、李清臣和張商英等人再加以重貶,又鏟除在朝的新黨,如李德芻、吳安詩和蒲宗孟等人,都被降官貶斥。

而舊黨內部因政見、學術見解分歧,加上人事傾軋而互相攻擊,分化為洛陽人程頤為首的洛黨,以四川人蘇軾為首的蜀黨,以及河北人劉摯、梁燾、王岩叟、劉安世等人為首組成的朔黨,三黨皆繼承司馬光廢除新法的遺誌,勢力很大,洛、蜀兩黨勢成水火。

時下朝堂形勢波詭雲譎,爭鬥不斷,但比較統一的是打壓熙寧新黨,絕不讓新黨抬頭。

被罵的最凶的自然是“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新黨黨魁王安石。而王棣作為王安石之孫,即便文才無雙,可是能用之才?

要說起來無論新黨舊黨,都是文人士大夫,因政治見解不同而爭鬥是有的,道不同不相為謀嘛,但人品還真沒什麼問題。文人風骨,大抵是潔身自好的。真要處心積慮的針對一個後學末進,還真是做不大出來。隻是牽涉到政治立場,該秉持的態度還是要有的。

總之,除非王棣成長到任何人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地步,否則,他要走的路會極其艱難。

不過,有著“大預言家”、“金手指”、“先知”等超級技能的王三郎還真不怕。那啥,高太後身子不好,等她老人家駕崩了,皇帝親政,一定會給滿朝臣工一個大大的驚喜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哪。

於他而言,時不我待,無畏高調,管不了那麼多了。

隻是他這一高調,卻是誤傷副車了。

呃,秦觀秦少遊不應是“副車”,但真的是被傷的不淺,這些天閉門不出謝絕見客,大好時光閉門造車也是情非得已啊。

秦觀善詩賦策論,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尤工詞,為北宋婉約派重要作家。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長於議論,文麗思深,兼有詩、詞、文賦和書法多方麵的藝術才能,尤以婉約之詞馳名於世。

但這位文壇大咖在仕途卻是鬱鬱不得誌,宦海沉浮,一言難儘。

其少時聰穎,博覽群書,抱負遠大,縱遊湖州、杭州、潤州各地。蘇軾稱讚他“有屈原)、宋玉)才”,王安石也讚許秦觀的詩歌“清新似鮑、謝”。可是他卻命運不濟,兩度應考均名落孫山。

直到元豐八年,考中進士,初除定海主簿,未赴任即授蔡州教授,因其親附蘇軾,被視為舊黨,從此黨爭的迫害便從未間斷。

元佑二年蘇軾、鮮於侁,共以賢良方正薦於朝,遂入京應試,無奈被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誣告,而不得參加應試,但蘇軾引薦為太學博士;又元佑五年右諫議大夫朱光庭彈劾其“素號薄徒,惡行非一“,而罷太學博士。

去年十月又由範純仁引薦,得以回京任秘書省正字。

不過,據悉朝中有意召回蘇軾,或許就在二月,這於蘇門學士秦觀而言無疑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朝中有人好做官麼,有蘇學士在,秦秘書的日子會好過許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仕途坎坷倒也罷了,這位婉約派詞宗新近卻因一闋詞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遭受貶斥非議。倒非是無妄之災,確是與其相乾。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他便是變心的“故人”哪。

此詞一出,轟動汴京,關於詞作問世的始末原委也隨之傳開。才子妓女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如生雙翼般瞬即上了頭條成了熱搜,江寧名妓為愛追到東京,卻被曾經海誓山盟的某負心郎棄如敝帚,而這負心漢還是大名鼎鼎的名士……這樣的戲碼自然足夠吸睛,也恰好滿足了世人的八卦之心,不瘋傳才怪了呢。

於是,秦秘書成了“負心”的代名詞。

而女當事人賀麗麗卻因《木蘭花》詞頓悟,據說次日便去了華嚴尼寺落發為尼。

事實上,文人與妓女每多此類狗血劇情,原本不值一提,怪就怪在那闋詞太犀利,方引發多方關注。秦觀表示很委屈。

王棣知曉此節,心下對少遊兄不免有些愧疚,此人耿介,頗似乃師,確是值得一交的,自己無心之舉卻是將他牽扯進來,孟浪了。

不過,京師周、秦齊名,後者卻遠不如前者……風流。

瞧瞧,踏春出遊,這周美成還帶上了李師師。也不知他使了什麼手段……好吧,周主薄有文才有人才還有家財,除了年齡,不正是大眾情人那一款。至於年齡,大概有不少女子就喜歡這一款吧,大叔歐巴,有時候還是吃香的。

王棣卻是吃味了。這大概就是男人的通病,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恨不得坐擁天下美女。似王棣這等,也正是招妒惹恨的,聶勝瓊、蔡雲英儘入轂中,那邊廂又與蘇度娘不清不楚的玩著小曖昧,若即若離忽遠忽近,好鬨心的有沒有?這邊又對李師師心生“邪惡”……當然,他是絕計不會承認此節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嘛,賞心悅目的物事誰不想多看幾眼?蓋因男人占有欲作祟,見到美貌女子都想撥拉到自己碗裡來……這種想法很不好哦。

王棣調整了情緒,向李師師微微頷首示意。這新近躥紅的清倌人聰慧靈敏,去了幾趟棗家子巷,禮儀可是做足了的。偏生老太太最愛看鶯鶯燕燕的,小妮子頗能逗她開懷。偶爾,王棣還自戀地摩挲著下巴想:莫非自己是女神收割機,那丫頭想“曲線救國”?嗬嗬,聶勝瓊,蔡雲英,還有李師師,可都是那世鼎鼎有名的大美女啊。呃,“名妓”一詞終究有些刺耳,雖然令人遐思翩躚。

周邦彥當然不曉得王棣的百轉心思,笑道:“後生可畏,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也。”

此處用上歐陽修讚蘇軾的話,倒非周邦彥托大,王棣畢竟還是“後生”,再如何“可畏”,也還是後起之秀。再者,僅就詞作功力,周邦彥號稱為“詞中老杜”,且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廣為傳唱,數量質量皆憂,當世隻在蘇軾之後。而王棣詞作寥寥,僅以數量論便是遠遠不如,質量倒是隱隱有與周、秦分庭抗禮之勢,時人已有“王棣出品必屬精品”之說,但真要比肩文壇大家,還需時間沉澱。

“前輩此言,小子愧不敢當。”王棣臉上雖沒有羞愧的意思,但該要的姿態還是得擺出來的。

周邦彥對身邊的李師師笑說:“瞧瞧,這王三郎又哪像十七歲的年青人,太過穩重老成……”又指指王棣:“人生若隻如初見,莫非文章可以憑空臆想的嗎?”

這算不上是質疑,周邦彥對王棣的才情是信定的,隻是這種年齡能寫出那等文句,著實讓人錯愕。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王棣想也不想,認認真真的答道:“優秀的作家自是極富想象力的。”

對呀,蘇軾也未曾上過天宮,哪曉得那上麵有什麼?腦洞大開乃是作家的首要技能。

周邦彥笑笑,說道:“你這小子,慣會牽強附會……既在這相遇,那便結伴同遊吧。”

喜歡大宋河山請大家收藏:()大宋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規則:開局出現在神秘列車 重生70,開局被分家 惡女擺爛後,五個前男友扯頭花 龍珠:開局召喚維斯 菜就多練,大師姐已經殺到上界了 暴發戶愛上京圈太子爺,怎會般配 逃荒有空間,嫁絕嗣糙漢一胎多寶 開局從逃命開始 偏偏寵上你 重生歸來我靠祖傳編藝發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