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登上皇位之人,誰的腹中沒有些翻雲覆雨的帝王權術?
此刻,臣下們如洶湧潮水般緊逼,顯然是鐵了心要逼他在今日就做出決定。
形勢緊迫,空氣都似要凝固,每一秒都如重錘敲擊著晟帝的神經。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將問題拋給兩位皇子,無疑是當下最為妥當、最為巧妙的抉擇。
畢竟,朝中大臣早已如裂帛般分化,暗中各自死心塌地地支持著兩位皇子,形成了兩股暗流湧動的勢力。
而且,晟帝正好借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動聲色地試探一番,看看這兩位皇子,究竟誰與那勢力龐大的孫黨勾結得更為緊密,誰的心思早已被權欲所蒙蔽。
四皇子薑明聽聞此言,下意識地如閃電般瞥了眼二皇子薑尚,那一瞬間,嘴角不易察覺地微微上揚,似是暗藏著一抹狡黠的笑意。
“二哥,臣弟對戰事一知半解,所知甚少,還望二哥不吝賜教,為臣弟解惑。”薑明的聲音帶著幾分謙遜,卻又隱隱透著一絲挑釁。
二皇子薑尚,身為如今幾位皇子中年歲最長者,平日裡深居簡出,如同隱於雲霧中的高山,為人低調隨和,朝堂上下,無論挑剔的禦史還是心懷鬼胎的大臣,都挑不出他半分毛病。
“四弟過謙了。你博學多才、見多識廣且胸懷大誌,在我一眾皇子中,堪稱最為聰慧之人。就連三弟在世時,也常常對我誇讚你足智多謀,仿佛你就是那能在黑暗中洞察一切的夜梟。這般小事,對你而言,理應輕而易舉地施展聰明才智,為父皇分憂解難。”
薑尚麵無表情,目光如澄澈的寒潭,直言不諱,還沒等晟帝從複雜的思緒中回過神來,便單刀直入地說道,“父皇,兒臣認為諸位大臣所言在理。潼關乃前線重中之重,宛如我大乾帝國的咽喉,絕不容有絲毫閃失。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絕不能冤枉一個好人,讓忠良之士寒心。”
他拱手抱拳,動作乾脆利落,目光冷漠地如寒風掃過全場,似要將每個人心底的秘密都看穿。
“若有人提議撤掉羅將軍,那就得迅速遴選出有能力接替他的人才。否則,戰時貿然換帥,無疑是親手將我軍將士往深淵裡推,是自掘墳墓之舉!”
孫黨成員聽聞此言,瞬間怒目圓睜,眼中似要噴出火來,顯然,二皇子這一番話,如同利刃,直直地拆了他們的台,斬斷了他們的如意算盤。
“皇兄此言差矣!如今人證物證俱在,若還姑息養奸,定會讓那通敵的漢奸愈發囂張跋扈。倘若羅瓊帶著潼關守軍投降敵軍,我們該如何是好?這關乎國家存亡的責任,誰能擔得起?皇兄,是你?還是我?”四皇子薑明眼中閃爍著戲謔的光芒,那目光如鋒利的刀刃,掃過狄仁瑞等孫黨眾人,“又或者是你們?”
“你……”狄仁瑞等人被問得一時語塞,的確,在這關乎國運的大事麵前,沒人願意輕易冒這個險。
即便狄仁瑞等一眾位高權重的重臣,此刻也在這波譎雲詭的局勢下,對當前的情況心生懷疑,內心的天平開始搖擺不定。
“瞧見了吧?沒人能保證。當下之計,應悄悄派遣欽差大臣趕赴潼關,暗中拿下羅瓊,再派能臣良將接替他的位置,組織抗擊突厥。隻有將突厥打疼了,打得他們心服口服,他們才會乖乖地回到談判桌前。”
四皇子見無人吭聲反駁,愈發自信,繼續口若懸河地侃侃而談,“況且,我們手中還有突厥公主這名人質,這可是談判的重磅籌碼,足以讓突厥人有所忌憚!”
“沒,沒錯。”六皇子薑昊近來被各方冷落,如同被遺棄在角落的棋子,此時也趕緊學著去拍馬屁,試圖與孫黨之人套近乎,期望能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中尋得一絲立足之地。
“父皇,四哥與眾位大臣所言極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羅瓊必須處置。依兒臣看,蘇大人的弟弟蘇恒廷蘇校尉,才華出眾,當個守城校尉實在屈才,讓他頂替羅瓊,絕對是明智之舉,還請父皇三思。”
孫謙、蘇恒通等人不禁多瞧了幾眼這位平日裡毫無存在感的“太監”皇子。
沒想到,在這關鍵時刻,他竟如此上道,還懂得幫他們說話,仿佛是他們埋在暗處許久的一枚奇兵。
“哼!一派胡言。”二皇子滿臉不悅,怒目而視,斥道,“據我所知,蘇恒廷不過是個橫行鄉裡的潑皮無賴。平日裡欺男霸女、魚肉百姓,無惡不作。讓他去守潼關?你還不如直接把潼關拱手送給突厥人,任其踐踏我大乾國土!”
“二皇子,你這般袒護羅瓊,莫不是進京途中收受了他的賄賂?”蘇恒通臉上掛著陰冷的冷笑,如同暗夜中的餓狼,不懷好意地說,“據我們的探子回報,您路過潼關時,與羅瓊閉門密談了一天一夜,實在難以不讓人起疑。這其中,究竟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你放屁!我與羅將軍是在商討軍機要事,事關國家安危,豈是你等小人所能揣測的!”二皇子被這無端的汙蔑氣得滿臉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二皇子何必如此惱羞成怒?莫不是被蘇大人說中了心事,戳到了痛處?”四皇子在一旁添油加醋,眼中閃爍著幸災樂禍的光芒。
“……”
一時間,整個朝堂仿佛炸開了鍋,吵得不可開交。大臣們麵紅耳赤,互不相讓,有的甚至擼起袖子,險些動起手來。
二皇子與四皇子、六皇子針鋒相對,暗自較著勁,各方勢力的矛盾徹底激化,整個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亂的漩渦。
晟帝見此情景,腦袋瞬間如炸開般疼痛,隻覺得天旋地轉。可偏偏在這火燒眉毛的時候,連他自己也陷入了兩難的絕境,不知該如何是好。
無論偏袒哪一方,都會如捅了馬蜂窩般,招致另一方的記恨,致使朝堂分裂愈發嚴重,國家的根基都可能為之動搖。
“大伴,這,這可如何是好啊?”晟帝低聲詢問,聲音中帶著一絲從未有過的慌亂與無助。
可這一次,就連這位向來足智多謀、曆經無數風浪的大太監,此刻也如同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手足無措,眼神中滿是迷茫。
“陛下,要不,請九皇子過來?這種混亂到極點的局麵,恐怕也隻有他能平息。”大太監猶豫再三,小心翼翼地提議道。
“他?”晟帝嘴角瘋狂抽搐,麵露苦澀,心中滿是懷疑,“他一個憨子,不可能每次都有那麼好的運氣,都能恰到好處地解決難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