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人心長城_諸天萬界革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諸天萬界革命 > 第三十一章 人心長城

第三十一章 人心長城(2 / 2)

"溫侯請看。"賈詡指向正在夯土的鮮卑漢子,"那人昨日領了糖,今日就把兒子送來學漢語。"帳外傳來童謠聲:"築城得糖甜如蜜,不幫單於做奴隸..."

三日後,鮮卑部落自發組織巡邏隊,把前來騷擾的匈奴探馬綁成了粽子。

"憑什麼漢人分田,我們隻能分草場?"烏桓長老掀翻丈量繩。

張遼不慌不忙展開《牧草輪作圖》:"並州新育的苜蓿草,畝產是野草三倍。"他拍手讓人牽來掛彩綢的種牛,"這頭公牛配種,保您明年牛羊多產三成。"

秋收時,烏桓人主動請求把草場並入漢民的糞肥循環體係——他們發現用糞肥種出的牧草,連母羊都肯多吃兩口。

"漢胡通婚家庭,多分十畝地!"於毒敲著銅鑼滿街喊,突然被程昱拽住。

"漏了關鍵。"老謀士添上布告:"子女可任選入官學或牧場學堂,考過漢語試的再多給五隻羊!"

一年後的白道城除夕夜,穿著漢式深衣的胡人媳婦和披羊皮襖的漢家郎,圍著火爐同寫"胡漢一家"春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太史慈看著校場裡射箭的胡人少年皺眉:"教他們武藝?"

"教的是《春秋》裡的箭德。"龐統笑著展示箭靶——靶心上畫著匈奴單於的畫像,"射中"弑君者"紅心者,獎《論語》竹簡一卷。"

後來邊境流傳起新諺語:"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漢話先生。"

遼陽城門揭幕時,吳笛親手將金鑰匙交給胡漢雙戶主:鮮卑牧人巴圖和漢人鐵匠趙大。

"知道為何城牆築成波浪形?"賈詡指著遠處匈奴騎兵的煙塵,"胡人騎兵衝到這凹處,就會撞上自己人的箭——"

話音未落,城頭已響起胡人自組的弓弩隊呐喊:"放箭!彆讓匈奴狗毀了我們的苜蓿地!"

巴圖原本是陰山北麓的遊牧民,每年冬季都要為草場發愁。新政策實施後,他帶著全家參與遼陽城建設,分到了50畝草場+3頭牛+5隻羊。如今他的苜蓿草場畝產是野草的3倍,冬季再不用遷徙,兒子還在漢學堂學會了記賬。

烏桓長老起初抗拒漢人的耕作方式,直到張遼示範了糞肥循環係統——漢民的農田廢料變成牧草肥料,烏桓人的羊群因此多產三成羔羊。現在部落主動要求加入“農牧聯盟”,甚至用羊毛換漢人的菜種。

老匈奴人阿速台曾是部落神射手,如今在進疆城當弓箭教頭,月領800文錢。他說:“以前射雁是為活命,現在射靶子能換鹽鐵,孫子還能學《論語》。”

趙大原是袁紹地盤上的佃農,逃荒到並州後參與築城,分到一套波浪形城牆邊的石屋。地契用火漆燙印防偽,能去官倉換鹽鐵。他咧嘴笑:“這屋子冬天暖,夏天涼,比老家土坯房強十倍!”

林娘帶著女兒逃難至白道城,程昱將她們編入“胡漢紡織組”,用漢家織機改良羊毛工藝。現在她織的混紡毯子能賣高價,女兒還免費學《千字文》。

戰時失去父母的十幾個孩子,被龐統編入“牧羊學堂”,上午放羊,下午學算數。最大的孩子阿狗已能幫胡商核算羊毛賬目,月賺500錢。

賈詡將預防凍瘡的辣椒藥膏混入糧食配額,鮮卑人起初嫌棄“漢人怪味”,後來發現抹了能扛零下三十度寒風,現在主動用羊毛交換。

雲中郡官學傳唱的“築城得糖甜如蜜,不幫單於做奴隸”,讓胡童自發勸阻父輩劫掠。已有37名胡童通過漢語試,全家多領5隻羊。

遼陽城每月初一的互市,漢民用鐵鍋換胡人羊毛,程昱定的“三筐毛換一口鍋”標準,比匈奴商隊公道十倍。

漢匠王鐵柱娶了烏桓姑娘阿蘭,多分十畝地。婚禮上兩人同飲“胡漢合巹酒”——漢家米酒兌馬奶酒,象征“你中有我”。

春耕時,匈奴遊騎偷襲遼陽城,卻被巴圖帶牧民持弓逼退——他們怕燒了剛種的苜蓿地。賈詡輕笑:“這才是真正的長城。”

喜歡諸天萬界革命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冰汽領主:主教剛上任 今天也沒有被顧客吃掉 你犯賤我發癲!真千金爆火娛樂圈 我靠,女主怎麼有追追啊 謀春 我媽是年代文早逝原配 歡迎來到神明的遊戲 從海灣風暴開始 覺醒十倍返利,我手撕極品親戚! 主母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