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勃勃生機,如同一聲聲驚雷,重重地敲打在酒泉城頭,也敲打在涼王張重華的心頭。
王宮內,氣氛凝重得幾乎要滴出水來。張重華看著案頭堆積的密報,內容無一例外:某地又有多少戶百姓舉家逃往敦煌,某部落首領已與慕容恪使者暗通款曲,某處軍心不穩,士卒議論敦煌的“好日子”……
“豈有此理!慕容恪安敢如此!”張重華猛地一拍桌案,震得杯盞亂響。他繼承父兄基業,坐擁西涼,自問並非昏聵之主,也曾努力安撫地方,對抗外敵。但慕容恪這番“民心爭奪戰”,手段太過淩厲,直指他統治根基最脆弱的部分——那些長期被忽視、被壓迫的底層民眾和邊緣部族。
軍事對抗,他尚有酒泉堅城和數萬兵馬可以倚仗。但這種無形的侵蝕,讓他有一種拳頭打在棉花上的無力感。他可以下令封鎖邊境,嚴懲逃民,但那隻會加劇民怨,正中慕容恪下懷,顯得他張重華殘暴不仁。
焦躁之下,他想起了一個人——姚弋仲。此老將乃羌族豪酋,勇猛善戰,更曾與冉魏的冉閔、以及那位神秘莫測的吳笛多次交鋒,見識廣博,或許能有獨到見解。
“傳姚弋仲!”
不多時,一身羌人服飾,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的姚弋仲大步走入殿內。他雖年邁,但步履沉穩,眼神銳利,周身散發著久經沙場的悍勇之氣。
“姚將軍,請坐。”張重華勉強壓下火氣,示意侍從看座,然後將幾份關於敦煌近況的密報推到他麵前,“慕容恪在敦煌的所作所為,將軍想必已有耳聞。此人不行刀兵,卻專攻人心,如今西涼各地人心惶惶,流民蜂擁而至敦煌。長此以往,我軍心、民心儘失,酒泉不攻自破矣!將軍與冉魏交手多次,對吳笛、慕容恪這般手段,有何看法?我軍該如何應對?”
姚弋仲默默看完密報,臉上並無太多驚訝之色,反而露出一絲複雜的感慨。他抬起眼,看向焦慮的張重華,緩緩開口,聲音沙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
“大王,慕容恪此舉,並非他獨創。其根源,在於那位支持冉魏的吳笛。”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追憶,似乎想起了與冉閔鐵騎碰撞的慘烈,以及吳笛那看似雲淡風輕卻足以扭轉乾坤的手段。
“吳笛之能,已非尋常凡人所能揣度。老臣與之數次交鋒,深感其謀略深遠,力量更是……近乎仙神。他所支持的冉閔,推行‘仁政’,清算豪強,均田授土,興辦學堂,其路數與今日慕容恪在敦煌所為,如出一轍。表麵是收買人心,實則……是在重塑世道。”
姚弋仲的目光變得極其嚴肅:“大王,恕老臣直言。有金仙大圓滿境界的吳笛全力支持,冉魏一統天下,恐怕隻是時間早晚問題。如今冉魏已據有豫州、司隸、兗州、並州、青州、幽州,大半北中原已入其彀中。如今其兵鋒南下已取荊襄王猛克襄陽),北上西涼慕容恪據敦煌),看其氣勢,無堅不摧。下一步,必然是西圖漢中,南下巴蜀,完成對天下的合圍。”
他看著張重華逐漸變得難看的臉色,繼續毫不留情地說道:“大王若尚有逐鹿中原、匡扶晉室之雄心,老臣建議,不如早日遣使,聯係吳笛,表明歸附之意。吳笛誌在重塑乾坤,並非一味殺戮之人。及早投效,憑大王西涼之主的身份,將來在新朝之中,未必不能占據一席之地,甚至……如他所言,‘仙界元老’,亦非全然虛妄。”
這番話,如同冰水澆頭,讓張重華渾身一顫。他沒想到姚弋仲竟會直接勸降!
“你……”張重華臉色鐵青,手指微微顫抖。
姚弋仲站起身,躬身一禮,態度恭敬,語氣卻斬釘截鐵:“然,若大王決意要抵抗到底,為了我羌族數十萬部眾的生死存亡,也為了我與……吳笛之間那點微不足道的舊誼和承諾,老臣姚弋仲,唯有失陪了。”
他抬起頭,目光坦蕩而堅定:“老臣無法帶領族人,去對抗一場注定失敗,且可能帶來滅頂之災的戰爭。我會返回羌族族地,約束部眾,兩不相幫。無論是大王,還是冉魏、慕容恪,我羌族都將閉寨自守,不參與任何一方征戰。這是老臣能為族人做的,最後的選擇。”
說完,姚弋仲不再多言,再次深深一揖,然後轉身,大步流星地離開了王宮。他那略顯蒼老卻依舊挺拔的背影,在空曠的大殿中,顯得格外決絕。
張重華呆呆地坐在王座上,望著姚弋仲離去的方向,半晌無言。殿內隻剩下燭火劈啪的輕響和他自己粗重的呼吸聲。
姚弋仲的話,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剖開了他所有的僥幸與幻想。連姚弋仲這樣桀驁不馴、久經戰陣的老將,都對吳笛和冉魏的力量敬畏至此,甚至不惜放棄在涼國的權位,選擇中立自保……
抵抗?真的有希望嗎?慕容恪在敦煌的舉措,已經讓他感受到了那種無形的、卻無處不在的壓力。而姚弋仲的分析,更是將冉魏那龐然大物般的陰影,直接投射到了他的心頭。
投降?他張重華也是一方諸侯,坐擁千裡之地,豈能甘心將祖輩基業拱手讓人?更何況,投降之後,等待他的又會是什麼?是虛銜厚祿,還是鳥儘弓藏?
巨大的矛盾與恐懼攫住了張重華。他既無力應對慕容恪的“文攻”,更缺乏與整個冉魏抗衡的底氣。姚弋仲的抽身而退,更是讓他感到一種眾叛親離的寒意。
“難道……我西涼基業,真的要斷送在我手中?”他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痛苦與不甘。
宮燈的光芒將他的影子拉得長長的,投射在冰冷的地麵上,扭曲而孤獨。酒泉的夜空,烏雲彙聚,仿佛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而敦煌方向,那代表著新生與希望的燈火,在此刻的張重華眼中,卻顯得如此刺眼而令人心悸。
慕容恪在敦煌的民心爭奪,兵不血刃,已讓西涼的統治者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與抉擇之中。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條古老的法則,正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在這片土地上彰顯其威力。
喜歡諸天萬界革命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