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似笑非笑地說:“吳三桂要是勾結敵人,背叛朝廷,這罪名壓根不算冤枉他。他的舅舅祖大壽現在不就是建奴那邊的將領嗎?”
朱由檢皺眉沒說話。
朱由檢聽了這話,苦笑了一下,說:“話雖如此,可吳三桂畢竟是朝廷的大官,沒有確鑿證據,怎麼能讓大家相信他有問題呢?”
朱雄英翻了個白眼,對他說:“你所謂的‘大家’是誰?普通老百姓哪管這些事?至於那些官員和士紳,就算你拿出證據來,他們還能找不出反駁的理由?現在你的國家都這樣了,還糾結這些是不是有點多餘?彆人隻要找到一個借口就夠了,至於信不信,真的那麼重要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雄英接著說道:“給你一句老話,當皇帝的彆老想著靠仁義感化彆人。解決問題最快的方法,就是用權力壓製。皇帝就得讓人害怕,這樣才能立威。仁慈的皇帝隻有在太平年代才有用,在亂世,這種皇帝反而不好。”
他又說:“如果你想複興大明,仁義道德之類的東西暫時放一邊。等天下安定下來再說。現在亂局中,這些東西隻會拖累你。”
朱由檢聽完點點頭,承認自己之前被這些道德觀念束縛住了,導致被大臣們牽著鼻子走。
朱由檢又皺眉說道:“但吳三桂突然死了,我一點準備都沒有。三十多萬遼東兵可不是小數目,要是沒人可靠能掌控它,我心裡不踏實。朝裡那些官員,也沒幾個讓我信得過的。”
朱雄英笑了,說:“這有什麼難的?把遼東兵調回來,你親自管理不就行了?京城有重兵駐守,難道還怕他們造反不成?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籠絡軍心的機會嗎?你欠遼東兵的軍餉還沒發呢,這次你親自把錢分下去,他們會對你感激不儘。以後按時發餉,不讓錢被貪掉,這支隊伍就會成為你最忠心的力量。有了這支隊伍,你也算是手裡有自己的力量了。錢有了,兵有了,以後做事不就更有底氣了嗎?”
朱由檢眼睛一亮,點點頭。
“嗯,你說得有理,多謝先生指點,我現在知道該怎麼做啦。”朱由檢說到這裡,抬頭看看天色問,“先生,你這次來應該會多留幾天吧?”
朱雄英輕輕點頭:“那是自然,我這次至少要等咱們的事情談完才走。”
朱由檢高興得很:“太好了,我還想著多向先生討教呢。我這就安排宮裡的住處給你。”
朱雄英點點頭沒反對。
這次來,他帶了五百萬人過去,很快,大量的礦產資源就會從遼東運到他的地盤。人口遷移也是一樣。
他得維持兩個地方的運作,所以短時間內不能回去。但這次來,他還藏著彆的打算。他想加快和朱由檢之間的交易,把明末那兩億人趕緊送過去,按現在的速度太慢了,他可不想在這兒耗著。在他眼裡,除了人口,這個世界沒什麼值得留戀的。他的大明也不能總圍著明末轉。於是,他決定速戰速決,用兩個月結束這件事。
那天晚上,皇宮裡。
朱雄英皺眉坐在涼亭裡,掌印太監王喜在一旁伺候著。
過了好久,朱雄英才低聲問:“皇爺爺走了沒?”
王喜恭敬地答:“回稟陛下,老皇爺擔心太皇太後,就回去了。不過走的時候好像挺生氣的。”
朱雄英來了興趣:“哦?他生什麼氣?”
王喜低聲道:“老皇爺說,現在的大明爛透了。皇帝廢物,官吏貪腐也就罷了,連皇族都被當成豬養著。到了國家危急的時候,竟然連個像樣的人都沒有。
交易就是交易,哪怕他願意吃虧加速交易,也絕不會白白送出。所以他得讓朱由檢拿出點東西來交換。
可他絞儘腦汁也沒想到,朱由檢能拿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錢糧對他來說沒什麼吸引力,人口已經在交易裡了,礦產的話,單遼東就夠他的挖掘隊忙活兩個月了。要是再擴展,他還真沒那麼多人力。
除了這些,大明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
科技?他自己的技術甩這個世界好幾條街。
武器裝備?那些老掉牙的火銃、火炮以及刀槍弓箭,他連看都懶得看。
奴隸?沒必要,這相當於開曆史倒車,他也不打算搞什麼奴隸製度。
除了這些,這個世界還有什麼能讓他動心
外麵的槍聲一下子停了。
接著,好多腳步聲傳了過來。
沒多久,常茂的聲音就在宮門外響起:
"微臣常茂護駕來遲,請陛下降罪!"
"進來!"
"是!"
等到常茂進了院子,朱雄英嚴肅地問:
"發生什麼事了?"
常茂恭敬地說:
"陛下,有個不知道是誰的人跑進皇宮了,被中央軍發現,這才開了槍。"
朱雄英輕輕點頭:
"那家夥呢?現在怎麼樣?"
常茂臉色不太好看地說:
"跑了,那家夥有點邪門,能上房,能跳四五丈高,動作還特彆快,身手也好得很。"
"而且中央軍那麼強壯,他居然一下就把我們給打得飛出去十幾米遠。"
"陛下,這人絕對不簡單,得小心點!"
喜歡萬界交易,朱家老祖們求我保大明請大家收藏:()萬界交易,朱家老祖們求我保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