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軍進入四川時,張獻忠剛攻下成都,大半個四川已被他的叛軍占領,他幾乎成了四川的土皇帝。
但隨著大軍迅速南下,他在四川稱王的日子也就到頭了。麵對強大的軍隊,張獻忠並非毫無防備。
他聽說過軍隊的威名,不敢輕視。於是他組建了一支二十萬精銳部隊,打算利用四川複雜的地形與軍隊打遊擊戰。
然而,令張獻忠意想不到的是,他辛苦組建的二十萬大軍,在軍隊麵前根本不堪一擊,一戰就潰不成軍。在軍隊強大火炮的攻擊下,地形優勢全無。
軍隊根本不玩這一套,一旦發現敵軍動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是一陣猛烈炮轟。
敵人是否設伏,一炮下去就真相大白。在這種打法下,張獻忠的二十萬大軍連集結的機會都沒有。
這以後,大軍一路高歌猛進,二十五萬精銳席卷四川,叛軍四處潰逃。隨著勝利而來的是蜀地官員們的歸順與附和。
當年,蜀地亂象頻生,直到一人挺身而出,才真正讓局麵改觀。
這個人便是赫赫有名的巾幗英雄秦良玉。儘管年過七十,滿頭銀發,但她依然精神抖擻。她的兄長、弟弟、丈夫、兒子乃至兒媳,都為了國家付出了生命。
她引以為豪的白杆軍也在戰鬥中幾乎全軍覆沒。如今的她,不過是一個孤零零的老太太,除了過去的榮耀,再無其他。
然而,她的愛國心始終未變。張獻忠肆虐四川時,她建議巡撫陳士奇守住十三處要塞,但未被采納;後來她又找到巡按劉之勃,對方雖認同其策略,卻無多餘兵力可派。
再往後,四川形勢愈發嚴峻,張獻忠大軍攻陷夔州。秦良玉親自率軍支援,卻因寡不敵眾而失敗。
張獻忠攻占成都後,她對部下說:“親人已逝,隻剩我一人,承蒙國家多年恩遇。即使一無所有,我也絕不屈服!”隨後,她調集兵力堅守石砫,使張獻忠不敢貿然進犯。
由此可以看出,這位女將軍的影響多麼深遠。
秦良玉出現後,四川各地土司和百姓積極響應。一時之間,蜀地沸騰起來,民眾怒斥張獻忠,將其推至人人喊打的境地。
麵對這種狀況,張獻忠明白自己在四川已難以容身,決定帶著殘兵敗將撤往雲貴。然而,還未離開四川,他的動向就被當地百姓告知了朝廷軍隊。
很快,毫無意外地,二十五萬朝廷大軍層層圍堵住張獻忠。最終,在重慶以東的武隆縣,徹底擊垮了他的勢力,張獻忠也在亂槍中喪命。
至此,長期威脅大明的兩大匪患被徹底清除。
與此同時,京城內朱雄英的宮殿迎來了一批來自江湖的訪客。這些人身份複雜,有男有女,還有和尚道士。他們代表著這個世界上的各大江湖門派。
實際上,王喜的動作非常迅速。借助五萬朝廷大軍的幫助,他僅用不到兩個月便完成了江湖的整頓工作。站在朱雄英身邊的阿九看著這些江湖前輩畢恭畢敬地站在大殿上,心中震撼無比。
大殿裡擠滿了江湖中人,有成名已久的,也有隱匿多年的。阿九不明白朱雄英是如何讓這些性格各異的人服帖的,畢竟這些人當中有不少冷酷無情的角色,如今卻規規矩矩地坐著。
相比之下,剛上任的張嫣倒是興致勃勃。她從前對江湖所知甚少,做了女官之後天天翻閱武學秘籍和江湖動態,漸漸摸到了一些門道。看著這些人,她越發好奇他們是否真有秘籍中描述的本事。
張嫣性子謹慎,儘管滿心疑惑,卻沒露聲色。朱雄英沒有察覺他們的神情變化,隻是淡然地宣布,既然來了就得聽他的命令。他補充說,他不管過去江湖中的事,但進到這裡就必須遵守規矩。他叮囑這些人不要惹麻煩給宗門和家人添堵,同時也應允了王喜提出的大多數要求。
底下的人聽了都很興奮,一個老和尚站出來詢問朱雄英是否真的能讓少林挑選地點重建寺廟,並且還能挑選適合的人。
朱雄英點頭同意,但也立下了規矩:選地需繳稅,挑人不能太隨意,還得上報,不得收納罪犯,若有想還俗的也不能阻攔。
方丈彎腰行禮,恭敬道:“我們少林定會照做。”
“佛法普渡有緣人,犯過錯的人自當受罰,不願出家的說明緣分未到,想還俗的則說明心中仍有塵世牽絆。”
“您的說法與我們少林的教義並無衝突。”
朱雄英瞥了眼方丈,心想這人倒是個識時務者。
早先少林那些和尚多強硬,什麼條件都不願妥協。
若不是王喜亮出五萬大軍的底牌,他們恐怕還會與王喜爭個勝負。
現在反倒服服帖帖了。
江湖上,終究是拳頭大的說話。
見少林那邊沒異議,朱雄英又環視其他人群:“你們呢?還有什麼想不通的嗎?”
大殿裡的江湖人彼此對視一眼,誰都不敢開口。
其實許多人心裡都有疑問,隻是不敢說出口。
誰不清楚王喜手段狠辣,誰敢不服就得被滅族滅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更何況現在,他們的親人和家人全都在王喜掌控之中。
敢反抗?人家願意給好處已經算是寬容了。
朱雄英見無人反對,揮揮手道:“都回去吧,有人會帶你們去新的地方。”
“隻要聽話守規矩,你們的門派在那裡一定能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