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代價是什麼?”太後追問。
朱雄英到了大宋後也沒耽擱太久,在和趙椹、太後交接完後,就帶著十萬大軍往健康城趕。他想趕緊完成和趙椹的事,然後去探探這個世界。
雖然係統說匹配的世界是隨機的,可朱雄英遇到的所有世界都是武俠背景。也許這個大宋也差不多。要是大宋的話,應該有《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那樣的武俠世界。
但現在襄陽都淪陷了,跟朱雄英想象中的那些故事根本不符。這大宋的江湖到底是個什麼樣,他倒挺好奇的。
這次朱雄英選了往西北走的路線,打算先步行到清戈江,再坐船順流而下直達建康,這是最快的法子。
不過情況有點特殊,大宋派了五百名禁軍跟著他們。太後解釋說,因為大明來的軍隊和本地守軍不熟,這五百人是來當翻譯兼聯絡的。
聽起來合理,但朱雄英心裡明白,無論大宋說得有多好聽,他們對大明軍還是不信任,這五百禁軍其實是來盯著的。
朱雄英對此沒多說什麼,畢竟五百人掀不起多大浪。而且進了清戈江還得靠他們找船呢。
那時候,就算是大明最先進的東西——鐵甲船和飛艇也沒法過來幫忙,所有的事都得靠人走路去乾。中央軍走得特彆快,半天不到就走了幾十裡,大宋的五百禁軍就在後頭慢慢跟著。
說起來也挺奇怪,現在的大宋居然也有騎兵。以前大宋丟掉了北方的地盤,南方又不適合養馬,有普通的馱馬已經算不錯了,高級戰馬應該沒戲。
可南宋愣是有辦法搞到好馬,秘訣很簡單:錢!用很多銀子從北方的那些國家買了好多戰馬。
雖然南宋這邊有些人投降了蒙古,但蒙古那邊也有不少二心的人。為了錢,什麼都能做。
這會,五百禁軍就跟在中央軍後麵優哉遊哉地走著。領頭的是禁軍統領高君,他在焦山之戰時表現得很棒,太後對他特彆信任。
不過,現在大宋的兵力損失嚴重,實在抽不出多餘的兵了,所以高君手下的這五百人顯得格外單薄,跟在十萬中央軍後頭,就像後勤隊一樣。
朝廷代表陸秀夫也來了,他曾多次跟蒙古人打交道。看到前方氣勢洶洶的中央軍,他感歎地說:
“說實話,到現在我還是有點不信另一個世界真的存在呢。”
“而且還能有這樣的大軍,夾在兩個世界之間。”
“高將軍,你覺得大明皇帝是不是天上下來的神仙?”
“要不然他們哪來這麼厲害的力量?”
高君看著整齊劃一的中央軍,表情複雜……他是現在大宋少有的還能打的將軍,在戰場上壓力山大。
焦山之戰的時候,他拚儘全力,但在無敵的蒙古軍麵前毫無辦法。他做的所有努力,在大局上都不值一提。
大家都覺得賈似道害慘了焦山之戰,但高君明白,現在的大宋跟蒙古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襄陽一丟,這大宋的命數其實也就定了,賈似道不過是幫著推了一把罷了。
焦山那場大戰,高君眼睜睜看著不少同僚命喪沙場,親身體會到蒙古兵有多凶狠,還見識了好些往日敬重的名將跪了。他自己也打不起勁來了,直接跑回京城避難,愣是成了少數活下來的武將。
現在的高君心裡頭挺灰溜溜的,覺得大宋沒救了,索性哪裡都不想去。
可誰能想到,忽然從另一個世界冒出來個什麼玩意,號稱有十萬大軍。這下大宋的局麵像是變了,高君心裡頭又有了點盼頭,咬咬牙再次披掛整齊上戰場。
“這大明的兵真是邪乎,”他皺著眉嘀咕,“以前看小說裡說天兵天將下凡,大概就是他們這種部隊吧。”
旁邊劉秀芳卻樂嗬嗬的:“還有呢,他們的雇傭費特彆便宜。聽說皇帝突然被請走簽合同,十萬大軍才花了兩百萬銀子,這兩百萬簡直花得太值了!”
“不對!”高君搖搖頭,“那兩百萬隻是開銷,實際要兩千萬呢。我已經跟太後聊過這事了,這對如今的大宋來說簡直是塊巨石。”
陸秀夫聽了笑了:“怪不得一路上看你愁眉苦臉的,原來是在琢磨這個事。”
“這有什麼好擔心的?”陸秀夫接著說,“咱們大宋雖然地盤不大,但收稅可比前朝多得多。要是國力強盛時,兩千萬銀子不過一年的收入罷了,能趕走蒙古人我覺得完全沒問題。”
高君還是搖頭:“你說的是朝廷最鼎盛的時候。現在呢?國家都快爛透了,朝廷對地方都沒控製力了,哪來的兩千萬銀子
現在的這支軍隊,力量無比強大,在大宋境內猶如天降。就算把大宋所有精銳部隊加起來,也遠遠不如它。高君覺得,如果這支軍隊真沒想法,那他無論如何都不會信。
風輕輕吹過,令旗搖晃,發出呼呼的聲音。高君突然轉頭,看著陸秀夫說:
"為何你們都如此信任這支軍隊?"
"你們怎麼確保明軍能守住建康?要是失敗了,之前的計劃就全廢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陸秀夫臉色一沉,他從未想過明軍會敗。他說:"高將軍,難道你看不到明軍是從哪冒出來的?宮裡的禁軍都看見了,你要是信不過,可以問問他們,明帝不是能解決世間難題嗎?"
陸秀夫親眼見過明軍憑空出現的震撼場麵,這記憶深深刻在他心裡。所以他對明軍充滿敬畏。
而高君沒親眼見到明軍穿越的過程,他去見太後時,明軍已在城外集結,所以他沒太多敬畏之心。而且他還肩負太後交給的重要任務,一路上都在想大宋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