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呂不韋看見大雪紛飛便拉著呂濤視察軍營,他先看了膘肥體壯之戰馬很是滿意,再去查看新式鐵質軍械更滿意,而後便興高采烈去軍屬家中看看。
軍營後來又加蓋房屋,所以現在有家眷的住兩排房,也就是三房一廳,相國裡裡外外從床榻是否有保暖之被,到米缸是否有充足之糧,再過問軍餉生計。
關中老秦人看見大秦相國一個個激動的激動萬分,紛紛誇耀一切皆拜將軍所賜。呂不韋不由感歎“若大秦軍士皆有如此待遇,天下指日可定。”
呂濤不由得臉紅,什麼待遇,不過是剛剛夠糊口,好多人家就兩床被子相擁取暖,這其中之一還是剛剛下發的羽絨被,沒羽絨被之前,普通人家床榻下鋪稻草,寬裕點的最多買床麻葦被或棕墊,所謂麻葦被,是麻布中塞蘆葦花絮,蘆葦花絮能保暖,他不但是窮人家的取暖被褥,還是過冬之衣。
不過軍中發了羽絨服後,百姓已經知道以前沒人要的羽絨也可製衣做被保暖了,而且保暖效果特彆好。
走到城中大鬆樹下,看見工匠在下雪天還在建造大殿,親衛呂湘趕緊介紹守城戰事,呂不韋仰天長歎道“皆義士也,該立殿祭祀,皆賞,大賞,戰死家眷每戶賞華夏金寶一圓,傷者賞銀寶一圓,參與守城者每丁賞十錢通寶。”
相國發話,這錢肯定他自己掏,消息傳出,城中又沸騰了,等大秦相國視察到貧民區時,街道兩旁擠滿了老老少少,有些人看見相國當場下跪叩謝隆恩。
看了幾戶人家,有好有壞,但再窮不至於斷炊,呂不韋對著呂濤又是一番誇獎,隻把呂濤羞得臉紅耳赤。
歎民生之艱,憂貧民之苦,就這樣的條件,在呂不韋眼裡已經是富裕人家,可在呂濤眼裡,簡直不忍直視。
以前隻聽說過穿一條褲子,可城中竟然有這麼多人家,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一家子就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上遮羞。
還有薪炭,呂濤特意交代須低價售賣,可再低價也是要錢買的,城門雖開了兩處,可不是誰都能出城撿柴的。
所以好多人家在大雪紛飛日子隻能擠在一起相互取暖。
呂濤召集四個區官質問“不是有公共經費嗎?為什麼這麼多百姓缺衣少食,立馬讓官吏去百姓家中調查,看看有哪些人家沒有禦寒衣服,沒有取暖薪炭,”
“將軍,公共資金要開會簽字才能動用,再說這哪管的過來……”
“你們混賬,他們都是大秦子民,我要是聽見有凍死餓死彙報唯你們是問。稅收取之於民則用之於民,你們皆乃百姓推選出來的當為民解憂,要走什麼程序立馬走,資金不夠可在每巷公事房燒大火一堆供貧困人家共同取暖,可號召富戶捐資捐物……”
本來有三成稅金用於公共事務,可因為戰時特彆法令,公共開支被壓縮至一成,可一成也是一筆大資金,這些狗東西竟然想等著下崽存錢莊有利息)。
當然,這個時代並沒有先例,他們還以為自己已經做的夠好夠青天。
呂不韋看見這一幕也明白,為什麼長子跟不上此子思維,這也太寬仁了吧,他剛剛親眼所見已經夠好的了,其他六國,包括大秦遇見這樣的雪災也會死傷無數。
可呂濤覺得還不夠,回去後又下令開閘放水,趁護牆河水未結冰全部放乾,捕魚熬魚湯救人。
城中原壕溝護牆河內養了不少魚,都是順水而下的溪水魚,這個時代,大江兩岸還是原生態,那魚兒成群結隊。
城中一直嚴令不可捕魚,不可汙染水質,將軍本意是怕圍城日久斷糧,水中養些魚也是一種餘糧。
想不到今天派上用場,當然,能捕多少魚不重要,將軍仁慈之名又加一分。
所謂婦人之仁也是一種仁慈,不是嗎,呂濤自覺自己就是個普通人,沒什麼大本事大韜略,他能為百姓多做點雞毛蒜皮小事就多做一點,能救一民就救一民。
有了將軍開閘放水捕魚救民仁慈之舉,城中掀起一場轟轟烈烈捐資捐物接貧濟困運動,呂濤三個侍妾也挺著大肚子各捐金寶十圓,城中各大公司大商行也各有表示,水軍閒的無聊也被將軍感動天天拉網打魚送入城中。
大江大魚成災,有如此多戰艦拉開巨網捕撈,城中魚獲不斷,到來年春暖花開,很多人看見魚就想吐。
秦王政八年就這樣過去了,開了年又下了幾場大雪,楚國王庭精銳也終於趕到彆山城下。
到此,隻等大雪消融天氣晴朗便一決勝負。
大年初一,親衛來報說衛國公子姬角求見。
衛國公子角,呂濤上次見過,呂濤吩咐帶入書房,沒多久,衛國公子角到了,兩人相互行禮就坐,公子角看著這套木桌椅十分喜歡,公子角就是衛君角,也是衛國末代君王,隻不過他沒死,而是被胡亥廢為庶人。
公子角和呂濤年紀相仿,他撫摸著椅子圓扶手歉意道“打攪將軍正事了,”
“公子客氣了,呂氏出自衛國,見到母國王族高興還來不及。”
“將軍切莫如此,不肖子孫羞煞祖宗八百年社稷也。”
“公子自謙了,公子喝茶,這是本地好茶,”
“是好茶,將軍,某打攪求見,是想問問,我衛國王孫子民也能遷居彆山城繁衍生息否?”
“公子何出此言,衛國現在是最安全之國度,再者,馬上要發生大戰,勝負未分,公子敢遷居彆山城?”
公子角正色道“將軍謙虛了,某觀察城中兵馬多日,將軍麾下兵強馬壯,楚軍雖多,土雞瓦狗耳。”
呂濤笑道“感謝公子信任,勝負未分言之過早。”
“將軍,某家已經去信國中,家兄衛元君,抱歉,也就是衛國現在的國君,家兄已經同意某之所求,衛國想先遷居部分紈絝子孫至彆山城求取庇護。”
“公子如此信任,可有原由?”
“某再愚蠢也看出來了,將軍鴻鵠大誌,此城以後必是商貿興盛之邦,將軍大造巨艦,定是有移居海外之念,衛國姬氏子孫自知福德淺薄……”
喜歡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請大家收藏:()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