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鍋裡取出來的薄餅,卷起來切成條備用。
等到宋建國和王靜雅收工回來,宋陽澆完菜地,往山洞裡放了寒號鳥需要的枝葉也回到家,馮曉萱才開始像煮酸辣粉一樣,煮了四大碗,端到桌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葛粉條柔韌爽口,配上酸辣的味道,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還有那一碗蕨粑炒臘肉,清香四溢、美味可口,口感細膩柔滑,彆有一番風味。
見宋建國一碗葛粉下肚,還意猶未儘地抬頭看向馮曉萱,馮曉萱立刻明白,去廚房又給他煮了一大碗。
宋陽趁機問道:“爸,媽,你們覺得這兩樣東西咋樣?”
“好吃!”
“好久沒吃過這麼爽口的東西了!”老兩口對這兩樣食物讚不絕口。
“菜是蕨根打出的蕨粉做成的蕨粑,粉條是葛根粉做成的。這是我們這兩天弄的東西,我有個想法……”
宋陽看著宋建國,認真地說,“山裡不缺蕨根和葛根,這兩樣東西,隻要肯出力,一家人上山,一天就能弄不少回來,完全可以當成糧食吃。”
宋建國知道宋陽肯定還有彆的想法,直接問道:“你具體想說啥?”
“我的意思是,這個時節是采挖山裡蕨根和葛根的時候,可以把上山摟草積肥的事兒先放一放,鼓勵大家在下雪前,抓緊時間多準備些葛粉、蕨粉存著。
你想想,村裡很多人家早就盼著年底分糧和分紅了,特彆困難的那幾家,勞動力少,老人孩子多,甚至分不到什麼東西。
身為隊長,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讓大家吃飽穿暖。積肥的事兒啥時候都能做,開春點種之前做也來得及,平時有空的時候也能抽空去做。我覺得這是件好事!”
宋陽把自己的想法詳細說了一遍,“讓大家有時間搞這些,也能為來年節省些糧食,隻要有點良心,明年他們會感激你的。”
宋建國怎會不明白宋陽的意思,微微點了點頭,轉頭對馮曉萱說:“閨女,你明天早上多做些這兩樣東西,我帶著去大村子一趟……讓大家知道這些東西好吃,自然就會去采挖。對了,明天你們倆也跟我一起去。”
沒有什麼比吃飽穿暖更重要,而吃飽永遠是頭等大事。
一頓飯吃完,一家人聊了會兒天,大多時候是聽宋建國說領著人在山裡摟草時,在哪裡有人逮到了竹鼠,哪裡攆到了野雞。
這些都是山裡的趣事。天完全黑了以後,忙碌了一整天的一家人也不浪費燈油,早早地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馮曉萱起床時,宋陽也跟著早起,到廚房幫忙燒火,做蕨粑、葛粉條。
炒蕨粑沒放肉,就是簡單的家常做法,葛粉條也是一樣。一樣做了一鍋,兩人用背篼背著,天蒙蒙亮的時候,跟著宋建國一起前往大村子。
等到了皂角樹場子,隻有零散的四五個人蹲在公房邊上抽著旱煙。
宋建國拿起小錘,敲響掛在皂角樹上的鐵鐘,村民們才慢悠悠地從四麵八方彙聚過來。
他已經習慣了大家這沒什麼精神的樣子,也不著急,就蹲在皂角樹下,卷旱煙抽。
一杆煙抽完,村民們也來得差不多了,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聊天,上了年紀的拉著家常,說自己做了什麼夢,問彆人是好事還是壞事,年輕小夥則互相追逐打鬨,整個場子鬨哄哄的。
見人來得差不多了,宋建國磕了磕煙袋鍋,站起來重重地咳嗽兩聲:“都過來,彆說話了。”
村民們聽到後,互相招呼著,雜亂地聚到皂角樹前,沒什麼隊形,就是簇擁在一起,聲音也漸漸小了下去。
“宏遠,會計、記分員……還有你們幾個組長過來一下!”隨著宋建國的招呼,隊上幾個領頭的紛紛擠出人群,走到皂角樹前。
宋陽和馮曉萱這時把鍋裡裝著的炒蕨粑和煮的葛粉條端了出來,給他們發了筷子。
“建國,怎麼還發筷子了……”幾人都有些疑惑,王宏遠開口笑著問道。
宋建國笑了笑:“你們先嘗嘗我家倆孩子帶來的東西,嘗完再說!”
宋陽和馮曉萱揭開鍋蓋,幾人圍了上去,看著鍋裡的東西,都下筷子嘗了嘗,立刻認出,裡麵是葛根粉和蕨粑。
這些曾經在饑荒年代充當救命糧的東西,他們都吃過,隻是遠沒有馮曉萱做出來的好吃、爽口。
一個個紛紛稱讚是好東西、做得好。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