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回到觀察點時,兩個帳篷已經搭建完畢。
帳篷前的空地上攏起了一堆柴火,架子上掛著鐵鼎罐,裡麵正熬煮著帶進山裡的大米。
另外還有兩個青年,正在處理土豆、午餐肉之類的食物。
宋陽沒說什麼,走到帳篷邊找了個地方坐下休息,幾條獵狗也跟著在旁邊趴下。
簡單吃過晚飯後,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帳篷內,一幫學生圍在煤油燈下看書,也有幾人在和彭世文討論各種野物的情況。
宋陽在帳篷門口鋪上自己帶來的被褥,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討論。
從他們的交談中,宋陽得知,那隻叫阿滿的大熊貓,是幾年前彭世文教授途經此地時發現的。
當時,阿滿產下幼崽才三四個月。彭世文他們路過阿滿幼崽藏身的山石縫隙時,幼崽受到驚嚇,爬到樹上吱吱叫喚。
就在眾人查看幼崽,尋找大熊貓的時候,阿滿從山坡上撞破竹叢,如猛虎般竄了下來。
野外的大熊貓可不像動物園裡那般溫順,它們充滿了野性。
平日裡看似行動遲緩,可一旦奔跑起來,速度之快絕非人類可比,野性十足。
即便是動物園裡的大熊貓,在護崽時都會性情暴躁,更何況是野生大熊貓。
熊貓幼崽的驚叫聲,讓阿滿誤以為幼崽受到了傷害,一出現便全力發動攻擊,直撲眾人。
眾人被嚇得四散奔逃,彭世文教授年紀較大,行動沒那麼敏捷,被阿滿追上,挨了一巴掌。
幸虧有旁人見他情況危急,跑回來幫忙,才使他得以脫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宋陽見過彭世文大腿上那幾道愈合後依舊觸目驚心的抓痕。
然而,執著於野生大熊貓保護的彭世文,並未因此放棄調研。
好不容易碰到在山上產崽的大熊貓,這可是絕佳的研究對象。
他隻是簡單包紮了傷口,便在此駐紮下來,一待就是三個多月,收集了不少珍貴資料。
也正因如此,那些傷口由於沒有得到妥善的縫合與包紮,愈合後顯得格外猙獰。
對於彭世文這樣的人,宋陽打從心底裡感到佩服。
但他也清楚,自己並非從事科研工作的專業人員,之所以在彭世文的團隊掛職,不過是因為自己養著團團和跳跳罷了。
一夜無話,安然度過。
第二天清晨,眾人早早起床,吃過早餐後,在彭世文教授的帶領下,熟練地翻過山脊,朝著東北方向的竹林深處鑽去。
這裡是阿滿長期生活的區域,一鑽進竹林,很容易就能看到它留下的糞便、咬斷的竹子以及吃剩的殘渣。
一路上,隻要見到一團糞便,眾人便會圍上去仔細研究半天;碰到被咬斷的竹子,也會對著咬痕琢磨許久,當真事無巨細。
宋陽對這些研究興趣缺缺,他的心思全在這片箭竹林裡藏著的竹溜子上。
趁眾人忙著記錄各種數據的時候,他在周邊四處尋找竹溜子的洞穴。
在竹林裡,分辨竹溜子的洞穴並不困難。
竹溜子喜歡在竹林下打洞,啃食竹根,導致上麵的箭竹成片死亡。但凡發現這樣的地方,就很可能有竹溜子的蹤跡。
雖說熊貓愛吃竹溜子,但刨土洞並非熊貓的專長,在這些少有人打擾的竹林裡,竹溜子的數量著實不少。
可惜宋陽沒有攜帶挖刨工具,而且距離水源較遠,也不可能單靠獵狗去刨。
宋陽本想用煙熏的辦法,卻被彭世文製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