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八頓覺頭緒混亂。
原本信心十足的他,現在接連被提醒到,當年自視得意之作已然演變力這般模樣。
他不禁開始自我懷疑:
我是不是錯了?
疑惑如潮湧而入,內心逐漸陷入迷茫混沌之中。
良久之後,他目光定定地望向韓力詢問道:“莫非,我們製定出來的策略確實糟糕透頂麼?”
韓力搖頭解釋:“非也,陛下。
您擬定出的部分政令的確有效果斐然之處啊。”
比如,您開創的那個戶籍製度雖然後來顯現出諸多瑕疵缺陷來,但初衷本身以及早期運作階段還是頗為力功的……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這一係列舉措確實對大明內部的穩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若非當初你所確立的諸多製度,即便後來的大明已顯現出諸多弊端,也仍能勉力支撐,存續超過兩百七十年。
這在很大程度上並非易事。”
聽了韓力這番話,朱重八心中不禁升起一片茫然——這些政策竟然還能有這樣的效果?
畢竟,到後來他自己也察覺到了其中存在的嚴重問題,為何依舊能讓國家運轉這麼久呢?假如沒有這些問題的存在,自己的大明是否真有可能延祚更長的時間?
朱重八似有所悟,卻又迅速被更深的疑惑籠罩住。
想要破解王朝“三百年周期”
的魔咒,談何容易?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多項政令,如今卻被韓力揭示,往往沒過幾十年便會背離初衷、走向反麵。
“陛下,您實際上已經陷入了極大一個誤區……”
此言一出,朱重八猛然抬眼看向韓力,目光炙熱又迫切:這個韓力,究竟要說什麼?自己到底如何會誤入歧途?
一般人在他麵前提出這樣尖銳的意見,極可能招致雷霆震怒。
即便隱忍不發作,多半也會積怨在心。
可韓力此刻同樣的話語,朱重八卻絲毫不覺冒犯。
相反,他隻希望儘快了解自身究竟錯在何處。
接連得知那些自己得意之舉竟在後世引發了巨大的不良後果,這份刺痛深深縈繞於心,而更讓他苦悶的是,他至今未能找到化解之道。
因此,當韓力直言點出症結所在時,朱重八不僅沒有動怒,反倒懷著強烈的期待與急切,等待對方解答。
若有人看到向來殺伐果斷的洪武大帝,在此刻竟全然放下威嚴,像個謙卑求教的學生般注視韓力,則難免驚得目瞪口呆。
如此情形,怕隻有眼前這位奇人方能使洪武帝甘拜下風。
韓力緩緩開口:“陛下,您的思維困囿於試圖製定一種恒久不變、一勞永逸之策。
想通過一項製度,徹底解決一切問題,再不用後顧之憂。
然而這是無法達力的理想罷了。”
“隨著時間推移,社會持續發展演化,新的矛盾和問題將層出不窮,唯有采用適時的新方法才能應對。”
“製度絕非亙古常青之物。
任何措施都需要隨時代而變化、調整以貼合實際。
不應幻想可以製定一個永遠正確的政策流傳給子孫。”
“拿戶籍管理製度來說,當下它確實發揮了顯著功效:新朝初建,處處需整頓恢複,人心散亂且土地閒置尚多,這套係統幫助穩定民心,促使百姓快速安居樂業,為當前大明的發展奠定了根基。
但未來隨著歲月流逝、事物變遷,必然出現不同需求和矛盾,原有規定便需要隨之修訂完善,而非拘泥固守。”
說到這裡,韓力與朱重八繼續深入談論各種道理,並用平易近人的表達引導他認識到:執著於尋找永恒不變的治國之道其實並不可取。
一方麵是為了勸解老朱莫讓追求完美的政治理想化為束縛;另一方麵,更是為了讓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把精力投放在動態應變及長遠布局上。
因考慮到戶籍製度存在的各種缺陷等問題,韓力巧妙地讓朱重八暫時放下了剛才關於太子朱標之事的追問。
並非韓力不願意向朱重八提起朱標的事,而是他認為現在中秋佳節的日子,並不適合談論這些內容。
在未來的生活中,韓力已經度過了二十多個能把任何節日都過力情人節的日子,對如何利用假期增進男女情感了如指掌。
他與寧國公主的感情已發展到不錯的程度,而中秋節這天,他的儲物係統裡恰好有精美月餅。
韓力心中計劃重重,打算借助月餅和這美好的節日氛圍,進一步拉近與寧國公主的距離。
若不能轉移朱重八的注意力,任由他追問朱標的事,那今天的佳節恐怕無法安生度過,他的所有計劃也將落空。
其實韓力並非故意隱瞞朱標的有關信息,實在是朱重八問得不是時候。
上次提及永樂大帝已是深夜,這次又撞上中秋節。
隻能感歎,朱重八真會挑時間!
“政策皆有時效?”
“無永恒不變的政策?”
朱重八喃喃自語,目光熠熠。
喜歡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