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最近我收了不少的老物件呢,你幫我掌掌眼?”
常問大師斜著眼看了看王鵬,心裡說道。
“這小子真是一個鬼精靈,昨天以為他就要提這事了,也許是看自己情緒激動硬是忍到現在才說,也是有心了。”
沉吟了一會兒,便乾脆地答應下來。
“可以,那天我下去到你家幫你看看,順便將我的那點兒見識也給你講講。”
“謝謝師傅,你說識彆古董好不好學?”
“這個怎麼說呢?
古董這東西在喜歡的人眼裡也許價值千金,在不喜歡的人眼裡,也就是一個物件。
鑒彆它的難度在於斷代,這就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見識了,專業的人會從他的器型、題款、風格上來入手,接觸的多了漸漸就有自己的認識。
至於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它的品相、珍稀度和材質。
年代越遠的越稀少,同樣的東西保存完好的肯定比殘缺品值錢,金的肯定比銀的值錢。”
“嗯,那我以後慢慢地跟你學習這些知識。”
“行吧,給你幾本書先看看。”
說著站起身來到櫃子裡拿出了三本書交給了王鵬。
王鵬一看是三本古書,書名分彆是《古董十三說》、《格古要論》和《長物誌》,他忍不住翻了起來。
“小鵬,這三本書基本上可以讓你在鑒彆古董行業上入門,但是要想做一個真正的古董鑒定專家,還得在實際中多多磨煉,經常到博物館進行觀摩學習。
《古董十三說》是明代董其昌所著,它詳細闡述了賞玩古董的要義,強調通過鑒賞古董增進個人德行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對於古董收藏者修身養性有很好的幫助。
《格古要論》也是明代另一個叫曹昭的人寫的,他係統介紹了各類古董的鑒彆方法和收藏技巧,涵蓋了青銅器、瓷器、書畫等多個領域,對人們人知古董的幫助很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長物誌》,同樣是明代文震亨所著,記錄的是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家具、文具、瓷器等,細致地分析了這些物品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是了解古代生活方式和鑒賞古玩的寶典,你仔細看看,不會有壞處的。”
“知道了師父,我會用心學習的。”
兩人聊天的一會兒工夫,小龍將自己的十二個夥伴帶過來了。
王鵬讓他們站成一排,聽師父訓示。
常問大師這時候一反平時和藹的神態,站在門前的台階上,扳著臉將自己的門規給王鵬他們講了一遍。
無外乎就是戒惡戒淫,尊師敬道、團結友愛的那一套,神色十分的嚴厲,處罰也十分嚴重,輕則棍棒伺候,重則逐出師門。
本來王鵬要說這一通的,沒想到讓師父給說了。
看來師父對徒弟的行為品行還是十分重視的,王鵬想如果沒有自己昨天的一般說套,估計師父是不會輕易收徒的。
而且,王鵬也知道,就是這幾個小東西,前世也是在小龍的帶領下,可以說是吃喝嫖賭,無惡不作,成為了鎮上的一股惡勢力,最後由於在公交車上搶劫,被逮到了局子裡。
這一世,之所以促進王鵬關注小龍的生活,和他走到了一起,就是來源於他前世的記憶。
沒有想到的是,王鵬通過小龍挖出了師父這個隱身背後的大鱷。
看來一切自有天定,自己這一世,不發都不行了。
喜歡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請大家收藏:()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