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王鵬的廣州之行,加上來回時間,共花費了二十多天的時間,當他回到省城的時候,天氣已經寒冷了,屋子裡都開始生起了火爐。
從火車站到鐘樓街步行也就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和張叔告彆,王鵬一直走到了家裡。
在這裡留守的是建宏和秋會。
這兩家夥,每天忙來忙去連爐子都顧不上生,擠在廚房裡睡覺。
“哎,你倆咋回事,怎麼連爐子都舍不得生?”
“小鵬,你快得了吧,誰有時間舞弄那東西,一天在家待的時間也有數,火還沒生著就又滅了。”建宏鄙視道。
“嗬嗬。”王鵬想想也是。
拿出自己在路上買的豬頭肉和花生米,又在火上做了個豬肉豆腐白菜燴菜,然後從屋裡拿出一瓶汾酒,然後三個人喝了起來。
“建宏,最近東西收的怎麼樣?”
“東西多著呢,每天我們上午出去一趟,下午出去一趟幾乎每次都可以收一三輪車。
如果要淘到老宅子,那一忙就是三五天的事情。”
“有賣房子的嗎?”
“有,最近我們又買了三家,院子保存的還比較好。
小鵬,你不是要讓我們將東西集中起來拉回去嗎,什麼時候開始?”
“這個還得等一段時間,估計得到明年七八月份了,按道理來說房子明年春天就可以建起來,但是,新房子潮,我想讓它涼上一夏天。”
“那是,住人潮點兒沒關係,放東西就不行了。”
“建宏最近收到什麼稀罕東西沒有?”
“有幾件,都在賬上記著呢,等會兒吃過飯你自己翻翻看。”
......
三個人喝著吃著,吃著說著,不知不覺地一瓶酒就下肚了。
收拾完碗筷以後,建宏主動地將他們的賬本拿過來讓王鵬查看。
你彆說,師父立的規矩非常的好,賬本上不僅記錄著收到的物品,金錢往來的數字,還可以通過這些數字看出這段時間來的這個成效。
王鵬翻了一會兒以後,在賬本中看到建宏他們買了一個香爐。一個純銅的古香爐,雖然沒花多少錢,但是描寫的有點兒含糊。
“建宏,這個香爐在哪兒,給我拿來看看?”
“好來,我出去給你拿。”
建宏出去沒多久,就抱著一個香爐走了進來。
這個香爐形製敞口,頸矮而細,扁鼓腹,三鈍錐形實足,口沿上置橋形耳,爐身形製規整,敦厚之中不失靈巧精致。
爐質特彆細膩,呈暗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