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有哥,你說得很對,我們就是要這樣的氣魄和追求,儘可能地將這一專題集齊。
過年吧,等咱們過年聚會的時候,我希望你能給大家做一個講座,讓大家認識及其這一專題的意義,有什麼困難和我聯係。”
“行,我知道了,希望我的一些想法能夠幫助到大家。”
今天賢有的表現完全出乎王鵬的預料,這也正是在他的期望之中,他是從內心的深處,希望自己的小夥伴裡能夠出幾個這樣的人,那也就不枉費自己的一片苦心了。
現在,王鵬的心情比收集到一件曠世之寶都高興,他將大家一起帶著到了汾陽城裡吃了一頓大餐,對三文他們這個小組的成績給予了很高的肯定。
第二天,王鵬開始和三文組織人員開始將收集得到古物、老汾酒和酒具酒器包裝起來,他要順便把這些東西用三輪車拉回去,放在這兒他害怕汾酒廠聽到風聲後為難賢有他們。
此時,他有點兒笑話楊廠長他們了,一方麵抱怨自己手裡沒有老汾酒,一方麵又身在寶山不識寶,放任寶貝不斷地流失。
不過,轉念一想,肯定楊廠長是在自己麵前哭窮的,他的酒窖裡肯定也有留存下來的老汾酒,隻不過,他不想讓人知道罷了。
看來,下次找機會該剝剝皮了。
包裝這個活兒開始簡單,實則十分的繁瑣。
大小合適的箱子,用起來也不是十分的好找,好在離得不遠就是一家木匠鋪,三天認識,讓人家根據要求趕製了一批木箱子出來,才解決了燃眉之急。
他們分頭行動,將東西放在箱子裡,然後墊好麥秸,然後再捂紮實,將箱子蓋釘好,也是花了不少的時間的,一直忙乎到第二天,拉樹苗的人車來了以後,才將三輪車裝滿。
當然,那個金絲楠木的棺材肯定是拉不走了。
王鵬將剩下的事情交給三文他們後,自己便和小龍駕駛著三輪車向家裡趕去。
由於車上拉著易碎的東西,他們一路開得很慢,用了五個多小時才回到了村裡,這時天色已經到了傍晚,卸完東西,吃過晚飯,天已漆黑,一天就這樣又過去了。
六七天時間過去了,這段時間裡,全村的人都處在一種興奮的忙碌之中,天剛蒙蒙亮,挨家挨戶地就有人起來準備著乾糧,帶著茶壺,川流不息地向馬坊溝趕去。
事實再一次證明了利益驅動的力量,根本就不用隊長吆喝,更不用誰督促,一個個都在努著力,攢著勁兒在挖樹坑,施肥、種樹、澆水。
等王鵬和小龍練完拳,從仙居寺穿過山路走到馬坊溝的南坡時,這是整個山坡的犄角旮旯裡已經是人頭攢動,到處到是忙碌的人群。
老蒯叔和三才叔也在這兒,看到王鵬過來,老蒯叔高興地對他說道。
“小鵬,估計今天下午所有的樹苗就栽完了。”
“一萬棵樹苗栽起來,看著也沒有多少嗎?”
“你以為一萬棵樹苗有多少,連馬坊溝南山坡和後溝北山坡的山地都沒有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