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你算過沒有,假如我們都種出來,還得需要多少樹苗?”
“今年就這樣了,明年再說吧,等手頭的事情完了以後,我安排人好好算算。”
“不用等到明年,我這次到汾陽聽人家說秋天也可以種樹,對了,昨天汾陽的那個顧技術員來了沒有?”
“他們來了兩個人呢,怎麼了?”
“這兩人就是核桃樹種植專家,叔,你好好安排人家,爭取讓人家多留幾天,爭取能給我們出個種植方案。”
“小鵬,真的打算將山地都種上核桃樹呀?”
“叔,我是這樣想的,綠化西山是我們以後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宗旨。
原來開墾過的山地我們可以種上一些果樹,或者其它的經濟林,這樣在保證綠化的前提下,我們還可以增加一點兒收入。
其它的荒地和荒坡,能種上樹的地方儘量種上樹,不能種上樹的地方,我們也要保護好植被。”
“後溝和馬坊溝的山地這次肯定就差不多了,呲牙溝和仙居溝的山地,除了原來的果林,還有好多地呢,你準備怎麼辦?”
“對了叔,前幾天拉回來的杏樹,你種好了沒有?”
“種好了,你不是讓先種在苗圃嗎?”
“對,先種在苗圃,呲牙溝和仙居溝的山地怎麼種讓我再考慮考慮。
叔,黃櫨苗好培育嗎?”
王鵬冷不丁地問出這個問題,讓老蒯叔有點兒措手不及,他想了好一陣兒以後,才問到。
“那東西又不能吃,也長不成材,種它乾啥?”
“叔,這個東西我有用,你讓人想辦法培育出一批來吧,多多益善。”
“那可不能占用苗圃地?”
“隨便你,在仙居溝找塊地方也可以。”
種植黃櫨,也是王鵬的一項打算,在他自己的規劃中仙居溝是作為旅遊景點建設的,主要的景點構成為汾酒博物館、仙居寺、丹楓閣。
汾酒博物館的背景肯定是杏花,丹楓閣的背景就是五角楓,子啊杏樹和五角楓樹無法種植的荒坡上,王鵬準備種植的就是黃櫨。
黃櫨又叫紅葉,京城香山就有大量野生的黃櫨,王鵬知道在西山的各個山溝裡也有很多。
其中,在太原八景中就有一景叫“崛圍紅葉”。
崛圍山在省城西北二十多公裡,南北走向,海拔1400米左右。
南有青峰,北有飛雲峰。二峰高峻挺拔,夾一東西走向的深溝,隔溝對峙,勢如入山門戶。
從山頂向下俯視,四周群山如濤似浪,婉轉盤旋,形成一個巨大的旋渦,像倒立的喇叭,又如碩大的圓盤,崛圍山之名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