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有什麼說的,我們就用石頭鋪設吧。”
“張爺爺,路邊你說種什麼樹好呢?”
“種楊樹,或者國槐吧。”
這也是現在國人固有的思維,道路兩邊種楊樹是慣性的思維,但是,王鵬卻不想種楊樹,這種樹的觀賞性確實查了很多。
“張爺爺,我想種白果樹。”
“白果樹,到哪裡去找那麼多的白果樹?”
“我們可以自己培育,廟裡和花園裡都有白果樹呢,你看那四棵樹長起來多好看,我們撿點兒種子自己在苗圃裡培育不就好了。”
“那得等到啥時候?”
“也就是三五年的光景,時間我們有的是。”
張有才見王鵬這樣說,也就不說話了。
對於培育白果樹,也就是銀杏樹,王鵬心裡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後世銀杏樹作為一種主要的景觀樹,市場行情還是不錯的,他想提前將這件事情做起來。
上一世的時候,王鵬在工廠的後勤服務中心待過,其中就管著工廠的綠化這一塊兒,他曾經深刻地研究過銀杏樹的種植的方法。
之所以對銀杏樹這麼感興趣主要來自兩個方麵,初中課本中學過的郭老的《銀杏》一文。
“銀杏,我思念你,我不知道你為什麼又叫公孫樹。但一般人叫你是白果,那是容易理解的.....”
至今,他都能吟誦出來。
另一方麵,就是在晉祠廟裡和晉祠公園,就分彆長有兩棵銀杏參天巨樹,還真的是公孫樹,他們每到秋天沒少打果子吃。
因此,當銀杏樹在後世盛行起來的時候,他給予了十分的關注,工廠曾經買過四棵銀杏樹,花了十萬塊錢呢。
價值十分的不菲,為此,他專門研究過銀杏樹的種植方法,並且實驗得非常成功。
銀杏樹的繁殖方式多樣,主要包括播種、分蘖、扡插和嫁接四種方法。
播種繁殖,在秋季種子成熟後,需去除外種皮,將帶中果皮的種子曬乾。之後,可以選擇當年冬季或次年春季進行播種。若選擇春播,需先進行混沙層積催芽。
播種時,應將種子胚芽橫放在預先挖好的播種溝內,覆蓋3厘米至4厘米厚的土壤並壓實。
當年幼苗可生長至15厘米至25厘米高,秋季落葉後,便可進行移植。
需要注意的是,播種繁殖需要專門的苗圃,並選擇地勢高、排水好、水源充足且灌溉方便的地方。
同時,精細耕作、整平地麵、施足底肥以及防治地下害蟲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播種數量根據白果大小而定,通常每畝播種約25公斤,可產出1.5萬至2萬株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