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國無線電發展曆程(一)_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 >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國無線電發展曆程(一)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中國無線電發展曆程(一)(1 / 1)

在電子管和晶體管時代,收音機是電子設備領域核心元器件國產化程度最早,也最完備的一個產品。

五十年代,因為電子管的國產推動了國產收音機的發展。六十年代,晶體管國產而推動了半導體收音機生產,也開始大量生產印刷電路板。

香港也是在六十年代,憑借人力成本優勢,組裝日本和美國的“原子粒”收音機,也就是半導體收音機,開始電子產業的。

改革開放之後的1980年10月22日,電子部牽頭,南京熊貓電子和深圳京華電子租用華強北一個倉庫,引進日本ntec的散件,組裝出特區第一部收錄音機,具有調頻、調幅四波段收音,單卡座放音錄音,內置電池與外插電源等功能,產品一出廠就成為市場的搶手貨。

而現在是1979年,王鵬將自己的產品設計圖交給了無線電廠,還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生產出來。

因為,製造生產隨身聽的元器件是產品研發的瓶頸,無線電廠有了圖紙,實際也隻是有了一個研發的方向,真正地要做出來還牽涉到設備、材料、技術等問題。

這也算是王鵬給他們的一個考驗吧,並且,這也是一個階段性產品。

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收音機和收錄機在集成電路帶來的浪潮中,肯定會受到cd和p3的激烈衝擊,最後更是被智能手機收割了一切消費電子功能,變成了雞肋般的產品。

但是,如果沒有這個過程,後續的路更難走,技術進步不是那麼容易的,研發方向是一個問題,技術是一個問題,材料更是問題,那麼這裡麵還牽涉到巨量的資金。

因此,階段性的成果一方麵是鍛煉隊伍,另一方麵產生的資金也是對後續的研發強有力的支持。

王鵬就是想通過不斷地提供產品需求,讓無線電廠不斷地走在時代的前列的。

對於其中的技術含量王鵬是一清二楚的,並且有詳細的設計說明,包括材料明細,就是不知道無線電廠能不能將這款產品實現量產?

收音機是電子技術進步的活標本。

它經曆了從奢侈品到必需品再到收藏品的演變,也經曆了技術上的四次演變,從礦石檢波器、電子管、晶體管、一直到集成電路,在國內的發展更是崎嶇坎坷。

1920年,上海《東方雜誌》刊文介紹了當時問世不久的真空管收音機,《申報》也對無線電廣播常識進行了宣傳。

1922年,美國人奧斯邦把一套無線電廣播發送設備由美國運抵上海,創辦了中國無線電公司,並與英文報《大陸報》合辦奧斯邦電台。

投資方是一位曾姓的旅日華僑,當時設想的商業模式是靠賣收音機賺錢。

12月19日,大陸報發布了頭條,上海很快就要有radio了!

1923年1月23日20時,奧斯邦電台在廣東路3號大來洋行頂樓正式對外播音。

開播首日的節目包括小提琴獨奏、四重唱、薩克斯獨奏以及新聞簡報等。

之後,奧斯邦電台每天晚上播音1小時,主要節目內容包括音樂、歌唱、講座以及由《大陸報》提供的新聞等。

這距離世界第一座商業電台開播僅兩年有餘的時間,上海吸納西方先進科技的速度之快,著實令人讚歎。

這讓人不能不想到西洋鐘在中國的傳播,中國人從來不缺對奢侈品擁有的勇氣。

一些精明的美商認識到收音機提供的娛樂和價值,看到市場機會。他們將關鍵零件如電子管、電容、檢波器等)進口到上海,小零件如外殼和連接件)則委托給上海本地作坊來製造,美商則在上海組裝成成品收音機出售,有真空管收音機,也有礦石收音機,奧斯邦電台開播時,全市已經有了500多台收音機。

1939年,總理去莫斯科治療摔傷的手臂,得到蘇方援助的一部10千瓦的廣播發射機,幾經輾轉帶回延安。

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王皮灣的舊窯洞裡,建立起了新華廣播電台。

祖籍福建的上海灘蘇家實在是非同凡響、“富延三代”。

第一代蘇升是上海商界領袖。1903年,第二代的蘇本炎和幾個兄弟在上海創立了民立中學,1905年再創立民立幼童學校。儘管蘇本炎英年去世家道中落,第三代的子女依然非常優秀,長女蘇祖斐在1937年創辦了難民兒童醫院,後又改組成立了我國第一家兒童醫院。

排行第四的蘇祖國1922年高中畢業後工作,業餘在美國萬國函授學校學習無線電專科1925年畢業),他與二哥蘇祖圭1900~1963,同濟大學機械係)、三哥蘇祖修、六弟蘇祖堯都對無線電技術有著強烈的愛好。

他們在家中設立實驗室,旋即裝成一架礦石機,第一次聽到法國駐軍電台的電報訊號,全家人興奮無比,接著就從一管機開始向多管機發展。

兄弟們組裝無線電接收器即收音機)委托電器行銷售。

當時廣播剛剛在上海流行,蘇氏兄弟自己組裝的收音機比國外產品便宜很多,甚至供不應求。

在裝製收音機時,發現從國外購買的很多無線電零配件,製作起來並不困難,價錢卻很貴。

如一隻礦石架賣一元銀元)多,刻度盤每隻4元,紙質電容器1元,而一台礦石機在市場上要賣七十多元(銀元),獲利極高。

於是,實驗室很快發展成為無線電廠。

1924年3月,蘇家姐弟共同入股組建成立了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蘇祖圭任總經理,蘇祖國任副經理兼工程師。最初設於江西中路323號,一樓是門市部,二樓為無線電元件生產工場間。

國內的第一批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就是亞美生產的,由於自產器材價格比進口貨低廉,招來眾多無線電愛好者爭相購買,生意興隆。

公司成立後不久即設計製造出多種規格的礦石收音機和一、二燈電子管收音機。1001號礦石收音機以外形小巧美觀、價格低廉、收音效果良好而廣受市民歡迎。


最新小说: 禦靈師:我的女朋友是大佬 鶴唳天南 主播太全能,老公粉都說要搞事業 提前覺醒異能,她在末世種田躺贏 周書記他蓄謀已久 開局一首晴天,我成了娛樂圈大佬 許他歡顏 逼我退隊?帶四條狗一樣打! 穿越湘江是紅軍但是啥都不會啊 穿成農女,開局一把菜刀整頓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