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看了看東西,轉頭又向小夥兒看去。
小夥兒偷偷地瞄了老頭一眼,見他微微頷首,也從自己的腰帶裡取出了一尊玉觀音和一個銅香爐。
東西不大,做工卻十分的精致,一看就是明朝的物件,而那方玉印竟然刻著“漢壽亭侯印”幾個字。
“漢壽亭侯?”王鵬讀過三國,知道是關羽的印章。
不知道怎麼就到了他們的手裡,難道他們將關羽墓給盜挖了?
王鵬對關羽的故事還是比較了解的,據傳關羽死後全國有三個地方給關羽建了陵墓。
一是關羽故裡山西解州衣冠塚,稱為關廟。二是河南洛陽厚葬關羽首級處,稱為關林。三是當陽關陵,唯此處按皇帝陵寢定製,有清同治皇帝禦筆“威震華夏”金字匾額一塊。
傳說關羽死後,身首分離,魂魄未能同身軀入土為安。每晚關羽魂靈便在當陽玉泉寺覆船山處遊蕩,呼曰:“還我頭來,還我頭來”,婦幼驚駭,四鄰不安。
時任玉泉寺主持便勸解關羽,汝一身取過多少人頭顱,僅過五關斬六將,便有多少不寧之魂,你為他們想過嗎?
關羽聞之,深為慚愧,從此魂歸陵寢,恢複往日平靜。
玉泉寺有關羽顯聖處景觀,十分有趣的是,關陵墓塚後樹林都沒有樹梢,是天人合一,紀念關帝還是關羽顯聖,人樹相憐。
公元219年冬,孫權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大義歸天。
220年春正月,孫權害怕劉備起兵報複,前傳關羽首級於洛陽曹操處,但被曹操識破,曹操敬慕關羽為人,將計就計追贈關羽為荊王,刻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葬於洛陽城南十五裡,並建廟祭祀,是為關林。
明朝,萬曆二十年在漢代關廟的原址上,擴建關林廟,擴建成占地200餘畝、院落四進、殿宇廊廡150餘間、規模宏遠的朝拜關公聖域。
萬曆三十三年敕封關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關聖帝君”,關羽始封“聖”。
清朝,順治五年敕封關羽“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康熙五年敕封洛陽關帝陵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林”,始稱“關林”,成為與山東曲阜“孔林”並肩而立的兩大聖域。
雍正八年詔改武廟。清乾隆年間加以修建,形成占地180畝的規模。
關林是明清時期皇帝遣官致祭、地方官吏和百姓朝拜關公的場所。
關林在洛陽,為曹操始建,後明萬曆年間增修,這兩人又是豫省人。
關羽“掛印封銀”中的印,肯定是壽亭侯印了,不是這印陪葬在關林,王鵬不得而知。
但是,這兩人和壽亭侯印一起拿出來的又有三件明代古董,這些對應起來一想,結果就很明顯了。
“你們將關林給挖了?”
兩人沒有說話,隻是低著個腦袋尷尬地站在那兒。看他們這樣王鵬也不好再說什麼。
“你們找人家要多少錢,人家竟然要你們的命?”
喜歡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請大家收藏:()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