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百濟王扶餘義慈的次子扶餘盛,率領百濟王族最後的部隊動輒對物部氏所居住的鬆山城發動突襲,導致物部氏損失慘重,不得不向大唐請求支援。
然而自從倭國內亂開始,大唐的態度便模棱兩可、耐人尋味,既不會偏幫倭人、也不會讓蝦夷人一舉將倭國覆滅,左右搖擺、居中調停,誰給的好處多就向著誰說話,唯利是圖。
所以此番即便唐軍能夠派軍襄助,卻也不知要付出何等代價?
在他對麵,剛剛從大唐留學回來的物部麿正跪坐在那裡,低著頭麵色平靜的沏茶,少年略顯消瘦、背脊挺直,很是有幾分唐人大儒那種瀟灑淡然、處變不驚的氣象。
這幾乎是當下物步足利唯一可堪欣慰之事。
物部麿將沏好的茶水放在父親麵前,神色淡然,問道:“家族已經離開飛鳥京,何以搬遷至此地呢?伊予島貧瘠窮困、四麵環海,實在不是一個能夠支撐家族發展延續的好地方。”
物步足利喝了口茶水,歎著氣,愁眉苦臉道:“時至今日,倭國諸島哪裡還能尋到一片淨土?北邊與蝦夷人的戰爭一刻不停,南邊又有高句麗人、扶餘人作亂,唯有伊予島目前還算安靜,卻不料如今也被盯上。扶餘人雖然人口不多,但其所部皆乃精銳,又有身在水師的百濟太子扶餘隆暗中支持,實在是不可抵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本被倭人世世代代奴役的蝦夷人何以忽然爆發,打得倭人節節敗退、領土淪喪大半?
就在於蝦夷人忽然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祭給唐人,得到唐人的武器援助。
在這樣一個時代,誰的武器更先進、裝備更精良,誰的戰鬥力便會得到飆升。
扶餘人也是如此。
百濟雖然亡國,但是其王族部隊流落海帶,其太子扶餘隆宣誓對大唐效忠且加入皇家水師,然後憑借關係從水師弄到一些淘汰下來的裝備送給其弟扶餘盛,將百濟最後的部隊武裝起來……
唐軍淘汰下來的裝備,在其他國家卻是無與倫比的大殺器。
這樣物部氏如何抵擋?
物部麿喝著茶水,搖著頭道:“父親錯矣,當初就不該來伊予島。”
物步足利奇道:“那該去往何處?”
“江戶川!”
物步足利麵露震驚,道:“江戶川如今乃是唐人租借之地,已經由唐人在其地開發,據聞市集處處、庫房無數……唐人豈能允許咱們落足彼處?”
物部麿不答,反問道:“父親以為,倭國最終之出路在何方?”
物步足利愕然,沉默不語。
雖然倭國之領土不過諸島之地,但由古至今卻從來都不曾真正統一過,即便是號稱“萬世一係”的倭王,所能影響、控製的地域也不過是飛鳥京而已。
而現在,整個倭國都已經陷入戰火,領土割裂、國人淪喪……
除去亡國之外,他看不到倭國之出路。
物部麿道:“看來父親也對倭國之未來有所預見,即便未能如吾等所想之亡國,也必然遍地戰火、戰亂不休,這樣一個亂世不知幾十、幾百年才能平靜下來。既然如此,咱們物部氏又何必陪同倭國一起沉淪呢?”
物步足利有所猜測,但聲音微微發顫:“你想說什麼?”
物部麿挺直腰杆,麵對父親沒有卑躬之色,反而理直氣壯:“何不加入大唐?”
“放肆!”
物步足利勃然大怒:“你在大唐讀了幾天書,便被唐人給洗腦了嗎?咱們是倭人,身體裡流淌著倭人的血脈,若是連我們物部氏都加入大唐,倭國豈非亡國滅種?”
物部麿不以為然、一臉無辜:“倭國不過彈丸一隅,亡國與否,有什麼要緊?”
(本章完)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天唐錦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