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年6月,鄴城。
夏日的陽光灼熱地炙烤著這座新興的都城,但比陽光更熾熱的,是城中湧動的人心。袁紹站在新落成的德陽殿前,望著眼前金碧輝煌的宮殿群,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三個月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而現在,巍峨的宮牆已經拔地而起,朱紅的宮門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主公,一切已準備就緒。”審配躬身行禮,寬大的衣袖在微風中輕輕擺動。
袁紹微微頷首,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玉佩。這玉佩是先帝賜予袁家的信物,如今他將用它來迎接一位新天子。“劉協那邊如何?”
“小皇帝已被安置在偏殿,郭圖正在為他講解明日登基的禮儀。”審配壓低聲音,“他看起來有些惶恐,畢竟隻是個九歲的孩子。”
袁紹收回目光,整了整衣冠。他今日身著玄色朝服,腰佩玉帶,頭戴進賢冠,一派朝廷重臣的威儀。自從董卓廢立天子,袁紹便萌生了另立朝廷的念頭。如今,這個念頭終於要成為現實。
“百官可都到齊了?”袁紹沉聲問道。
“回大將軍,除了幽州牧劉虞稱病未至,其餘關東諸侯皆已入城,正在殿外候著。”
殿前廣場上,身著各式官服的諸侯們整齊列隊,彼此間低聲交談,不時望向大殿方向。
就在此時,宮門處傳來一陣騷動。隻見一隊羽林軍開道,隨後是十二名宦官手持儀仗,緩步而來。在他們中間,一頂金黃色的鑾駕緩緩移動,四周垂下的珠簾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天子駕到!”司禮官高聲唱喝。
廣場上的諸侯們立刻噤聲,紛紛跪伏在地。袁紹站在殿前高階上,看著鑾駕緩緩靠近,眼中閃過一絲滿意。從動員冀州財力修建宮殿,到聯絡關東諸侯共襄盛舉,每一步都經過精心設計,如今終於到了收獲的時刻。
鑾駕停在殿前,宦官掀開珠簾。年僅九歲的劉協身著袞服,頭戴冕旒,稚嫩的臉上帶著不符年齡的肅穆。他緩緩走下鑾駕,目光掃過跪伏的群臣,最後落在袁紹身上。
袁紹上前三步,恭敬行禮:“臣袁紹,恭迎陛下。”
劉協微微點頭:“大將軍平身。”
這個簡單的互動背後,是數月來的精心排練。袁紹早已派人教導劉協禮儀,確保今日一切順利。他起身後,側身讓開道路:“請陛下入殿登基。”
“吉時已到——請新帝登基——”
隨著禮官悠長的唱喏,一隊侍衛護送著身著十二章紋袞服的劉協緩緩走出。小皇帝麵色蒼白,在寬大的龍袍中顯得格外瘦小。他每走一步,頭上的十二旒冕冠就輕輕晃動,珠玉相擊發出清脆的聲響。
袁紹注意到劉協的雙手在微微發抖。他上前兩步,單膝跪地,聲音洪亮:“臣袁紹,恭請陛下登臨大位,重振漢室!”
這一聲如同信號,殿內殿外數百官員齊齊跪拜,高呼萬歲。聲浪震得殿梁上的灰塵簌簌落下。
劉協被這突如其來的聲浪嚇得後退半步,險些踩到過長的衣擺。袁紹眼疾手快地扶住小皇帝的手臂,在他耳邊低語:“陛下勿驚,這是臣等在向您表達忠心。”
登基大典持續了整整三個時辰。當劉協顫抖著手接過傳國玉璽時——那是袁紹命能工巧匠仿製的——袁紹注意到小皇帝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不知是出於感動還是恐懼。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禮官展開竹簡,聲音在殿內回蕩,“即日起改元初平,今年為初平元年六月。大赦天下,與民更始……”
詔書宣讀完畢,袁紹率先叩首:“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他眼角餘光掃向殿外,那裡站著各路諸侯派來的使者。有人麵露喜色,有人神色複雜,但此刻都不得不跪拜行禮。
袁紹站在禦階之下,感受著這山呼海嘯般的聲浪,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滿足感。他看向殿外,透過敞開的殿門,能看到廣場上黑壓壓的人群。這些人中,有真心擁戴漢室的忠臣,也有見風使舵的牆頭草,更有心懷鬼胎的野心家。但此刻,他們都跪伏在地,向這個由他一手締造的新朝廷表示臣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劉協用稚嫩卻清晰的聲音宣讀著即位詔書。這份詔書由陳琳執筆,袁紹親自審定,宣布改元初平,大赦天下,同時痛斥董卓罪行,號召天下共討之。
詔書宣讀完畢,袁紹率先叩首:“臣袁紹,謹遵聖命,誓死效忠陛下!”
殿內百官齊聲應和:“臣等謹遵聖命,誓死效忠陛下!”
“陛下,今日當論功行賞,以安天下之心。”袁紹轉身向劉協行禮,聲音洪亮得讓殿梁都微微震顫。
劉協的手指緊緊抓住龍椅扶手,點了點頭。這個動作他昨天練習了整整三個時辰,直到袁紹滿意為止。站在一旁的郭圖立即展開詔書,尖細的聲音在殿內回蕩: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殿中文武百官齊刷刷跪倒一片。袁紹的目光掃過這些熟悉的麵孔,有跟隨他多年的謀士,有新歸附的將領,也有各地諸侯派來的使者。每個人臉上都寫滿期待,仿佛一群等待投喂的魚鷹。
“審配,上前聽封!”
身著深藍官服的審配快步出列,跪伏在丹墀前。他額頭緊貼地麵,但袁紹能看到他微微顫抖的肩膀——這個向來沉穩的謀士此刻也難以抑製激動。
“卿運籌帷幄,功在社稷,特封為尚書令,總領朝政。”
審配重重叩首:“臣謝陛下隆恩!”他接過詔書時,手指不經意擦過袁紹的掌心,兩人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這個最重要的文職,交給最信任的心腹。
“逢紀,上前聽封!”
逢紀邁步時差點被自己的衣擺絆倒,引得幾個年輕官員低聲竊笑。袁紹眉頭微皺,但很快舒展——逢紀雖然舉止粗疏,卻是最早支持他擁立新帝的謀士。
“卿謀略過人,特封為侍中,參決軍國重事。”
逢紀接過詔書時,袁紹注意到他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侍中雖貴,卻不如尚書令位高權重。但袁紹需要平衡各方勢力,不能讓任何一方獨大。
喜歡漢末:袁本初重鑄霸業請大家收藏:()漢末:袁本初重鑄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