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公孫瓚在遼東已近一年。這一日,探馬來報:烏桓大人蹋頓集結五萬騎,意圖侵犯遼東。
公孫瓚聞訊,眼中燃起複仇的火焰:“升濟兄,烏桓與我血海深仇,請讓我率軍迎敵!”
公孫度握住他的手:“伯珪兄放心,此次我們定要讓烏桓人有來無回!”
兩人連夜商議對策。公孫瓚分析道:“烏桓騎兵來去如風,不宜正麵硬拚。遼西走廊地勢狹窄,可設伏兵。”
公孫度完全信任公孫瓚的軍事才能:“一切聽憑伯珪兄安排。”
公孫瓚精心設計了作戰計劃:由公孫度率主力正麵迎敵,且戰且退,引誘烏桓軍深入;他則親率精騎埋伏在醫巫閭山峽穀,待烏桓軍通過後截斷退路。
戰役如期展開。烏桓大人蹋頓果然中計,率軍追擊公孫度部隊,進入了伏擊圈。當烏桓大軍完全進入峽穀後,山頂突然鼓聲大作,滾木礌石傾瀉而下,堵死了退路。
公孫瓚的白馬當先,率領遼東鐵騎從側翼殺出。他手持長槊,直取蹋頓:“烏桓狗賊!可還記得白馬將軍公孫瓚?!”
蹋頓大驚失色,他本以為公孫瓚早已死在一年前的那場圍剿中。倉促應戰下,烏桓軍陣型大亂。與此同時,公孫度也率軍回師反擊。
戰鬥持續了整整一日。最終,烏桓大軍全軍覆沒,蹋頓僅率數十騎突圍逃竄。公孫瓚本想追擊,卻被公孫度勸阻:“伯珪兄,窮寇莫追。此戰已雪前恥,當見好就收。”
經此一役,烏桓元氣大傷,數年內不敢再犯遼東。公孫度的威名更是遠播塞外,周邊胡族紛紛遣使朝貢。
回到襄平後,公孫度在府中大擺慶功宴。酒至半酣,他突然起身,舉杯高聲道:“諸位!如今天下大亂,漢室衰微。我公孫度承蒙諸位不棄,願與大家共謀大業!自今日起,我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保境安民!”
眾將齊聲歡呼。公孫瓚也起身祝賀:“升濟兄雄才大略,必能開創一番偉業!”
公孫度卻握住公孫瓚的手,誠懇地說:“若無伯珪兄相助,度豈能有今日?願與兄共享富貴!”
此後,公孫度在遼東勵精圖治。他采納公孫瓚和陽儀的建議,設立學館招攬人才,減免賦稅吸引流民,整頓軍備防備外敵。短短數年間,遼東成為亂世中少有的樂土,人口大增,府庫充盈。
而公孫瓚則在遼東繼續訓練精銳騎兵,時刻準備著有朝一日重返中原。
遼東的冬日總是來得格外凜冽。襄平城外,北風卷著細碎的雪粒,在曠野上呼嘯而過,將旌旗吹得獵獵作響。
公孫度身披貂裘大氅,站在城門外的長亭中,望著遠處正在整軍的隊伍。那一萬精銳騎兵,是他從遼東軍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個個都是能征善戰的兒郎。而站在隊伍最前方的,正是白馬銀甲的公孫瓚。
“伯珪兄,此去山高水長,務必珍重。”公孫度親手斟了一杯熱酒,遞給走到跟前的公孫瓚。
公孫瓚雙手接過,青銅酒觴在他掌心微微發顫。他望著這位救命恩人兼同宗兄弟,喉頭滾動,竟一時語塞。一年前,他如喪家之犬般逃到遼東,是公孫度給了他東山再起的機會。如今,對方又慷慨贈予兵馬,助他重返中原。
“升濟兄……”公孫瓚突然單膝跪地,抱拳過頂,鐵甲鏗鏘作響,“瓚落魄來投,蒙兄收留,授以兵權,共襄大業。今日又贈精兵,此恩此德,瓚永生難忘!”
公孫度連忙扶起他,發現這位鐵血將軍的眼眶竟已泛紅。風雪中,公孫瓚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顯得格外滄桑,眼角新添的皺紋裡似乎藏著無數未言之語。
“伯珪兄何須如此?”公孫度拍了拍他的肩甲,發出沉悶的金屬聲響,“你我同宗兄弟,肝膽相照。遼東永遠是你的退路。”
兩人並肩走向亭外。雪地上,公孫瓚的白馬正不安地刨著蹄子,嗬出的白氣在寒風中瞬間消散。這匹來自大宛的良駒,是公孫度特意從自己的禦廄中挑選相贈的。
公孫瓚撫摸著白馬的鬃毛,突然轉身握住公孫度的手:“升濟兄,待瓚重返幽州,站穩腳跟,定當派人來接兄台到中原共享富貴!”
他的聲音有些哽咽,卻字字鏗鏘,仿佛在立下一個莊重的誓言。公孫度能感受到對方掌心傳來的溫度和力道——那是武將特有的、充滿生命力的握力。
公孫度微微一笑,眼角泛起細紋:“伯珪兄壯誌淩雲,度心甚慰。但中原局勢複雜,袁本初、曹孟德皆非易與之輩。”他頓了頓,聲音壓低,“若事不可為,切記遼東永遠有你的容身之處。這裡的城門,隨時為你敞開。”
一陣狂風卷過,吹亂了二人的衣袍。公孫瓚的銀甲在雪光中泛著冷冽的光芒,而公孫度的貂裘大氅則如一團沉穩的墨色。
“時辰不早了,上路吧。”公孫度從侍從手中接過一個錦囊,遞給公孫瓚,“此中有遼東至幽州的秘密路線圖,沿途有我安排的補給點。另有黃金百兩,以備不時之需。”
公孫瓚鄭重地將錦囊貼身收好,突然解下腰間佩劍——那是他當年統領白馬義從時的隨身兵器,劍鞘上還留著烏桓人造成的裂痕。
“此劍隨我征戰多年,今日贈予升濟兄,以表我心。”他將寶劍雙手奉上,“他日見此劍如見瓚麵。”
公孫度沒有推辭,接過寶劍的瞬間,兩人的目光在風雪中交彙。無需多言,一切儘在不言中。
號角聲響起,大軍即將開拔。公孫瓚翻身上馬,白馬人立而起,發出一聲長嘶。他最後望了一眼襄平城高大的城牆,望了一眼站在風雪中為他送行的公孫度,猛地一勒韁繩。
“升濟兄,保重!”
馬蹄踏碎積雪,一萬鐵騎如銀龍般向南遊動。公孫度站在原地,直到隊伍最末的旌旗也消失在雪幕之中。他低頭看著手中的寶劍,輕輕歎息一聲。
“使君,回城吧,風雪大了。”身旁的陽儀輕聲提醒。
公孫度卻搖了搖頭:“再等等。”他的目光依然望著南方,“伯珪兄此去,中原怕是要掀起新的波瀾了。”
而此時,已經行出數裡的公孫瓚在馬上回首,襄平城早已看不見了。他摸了摸懷中錦囊,又想起臨彆時公孫度的話語,胸中湧起一股熱流。
“遼東……”他在心中默念著這兩個字,仿佛要將它們鐫刻在靈魂深處。風雪中,白馬將軍的身影漸行漸遠,最終與天地間的蒼茫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