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遼東獨立_漢末:袁本初重鑄霸業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26章 遼東獨立(1 / 1)

“難道我公孫伯珪今日真要命喪於此?”他咬著牙,眼前浮現出白馬義從全軍覆沒的場景。那些跟隨他多年的兄弟,一個個倒在烏桓人的屠刀之下。

就在他即將墜馬的瞬間,遠處傳來整齊的馬蹄聲。一麵繡著“公孫”二字的黑色大旗在風雪中獵獵作響。

“遼東公孫度在此!烏桓賊子休得猖狂!”

一支精銳騎兵如黑色洪流般衝入戰場,為首的將領手持長戟,直取烏桓首領。烏桓人顯然沒料到會遭遇如此精銳的遼東軍,陣型頓時大亂。

公孫瓚用儘最後的力氣抬起頭,看見那麵黑色大旗越來越近,隨後便陷入了無儘的黑暗。

當他再次醒來時,已是三日之後。溫暖的房間內,炭火發出輕微的劈啪聲。公孫瓚試圖起身,卻牽動了全身的傷口,不由得悶哼一聲。

“伯珪兄總算醒了。”一個渾厚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公孫瓚轉頭,看見一位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正是遼東太守公孫度。

公孫度在榻邊坐下,親手為公孫瓚倒了杯熱酒:“醫者說伯珪兄身中七箭,失血過多,能活下來實屬奇跡。”

公孫瓚艱難地撐起身子,鄭重地拱手:“升濟兄救命之恩,瓚沒齒難忘。”

公孫度擺擺手:“同宗兄弟,何須言謝?況且伯珪兄威震北疆,白馬將軍之名誰人不知?烏桓人設伏圍攻,實乃卑鄙之舉。”

原來公孫瓚在巡視邊境時遭遇烏桓主力埋伏,白馬義從幾乎全軍覆沒。若非公孫度率軍及時趕到,他早已命喪黃泉。

“瓚如今已是喪家之犬,麾下精銳儘失……”公孫瓚眼中閃過一絲黯然。

公孫度目光炯炯:“伯珪兄此言差矣。遼東雖地處邊陲,但民風彪悍,物產豐饒。若伯珪兄不棄,可與度共謀大事。”

就這樣,公孫瓚在遼東留了下來。養傷期間,他與公孫度朝夕相處,發現這位同宗太守胸懷大誌,不僅精通兵法,更善於治理地方。遼東在公孫度治下,雖名義上仍屬漢室,實則已成獨立王國。

三個月後,公孫瓚傷勢痊愈。這一日,公孫度在太守府設宴,席間突然問道:“伯珪兄可知高句麗近來屢犯我邊境?”

公孫瓚放下酒杯:“略有耳聞。高句麗王伯固趁中原大亂,不斷蠶食遼東郡縣。”

公孫度點頭:“正是。我欲東征高句麗,但軍中缺乏擅長騎兵作戰的將領。伯珪兄的白馬義從威震塞外,不知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公孫瓚眼中精光一閃:“升濟兄於我有救命之恩,此等小事,瓚義不容辭!”

翌日,兩人便著手準備東征事宜。公孫瓚發現遼東騎兵雖勇猛,但缺乏係統訓練。他按照白馬義從的標準,親自操練騎兵陣列、騎射技巧。

“騎兵之要,在於機動。”訓練場上,公孫瓚騎著新得的白馬,向遼東騎兵們示範戰術,“遇強則散,遇弱則聚,如臂使指,方能製敵。”

公孫度站在一旁觀看,不禁讚歎:“伯珪兄真乃騎兵大家!遼東兒郎得你指點,戰力必能更上一層樓。”

一個月後,一支兩萬人的大軍集結完畢。公孫度親任主帥,公孫瓚為副將,向東進發。

行軍途中,公孫瓚發現遼東地形複雜,多山地丘陵,與河北平原截然不同。他建議道:“升濟兄,高句麗人擅長山地作戰,我軍若貿然深入,恐遭埋伏。不如先取道渾江,沿水路進軍,可避開其山地優勢。”

公孫度采納了這一建議,命人準備船隻。果然,當遼東軍沿渾江而下時,高句麗布置在山中的伏兵毫無用武之地。

首戰在紇升骨城打響。高句麗守將見遼東軍來勢洶洶,閉門不出。公孫瓚觀察城防後,向公孫度獻計:“此城雖堅,但南門臨水,守備鬆懈。我可率精兵夜渡,從水路突襲。”

當夜,公孫瓚親率五百死士,乘小舟悄然接近南門。借著月色,他們攀上城牆,殺散守軍,打開了城門。遼東大軍一擁而入,紇升骨城頃刻間陷落。

戰後,公孫度拍著公孫瓚的肩膀大笑:“伯珪兄真乃神將!此戰當記你首功!”

公孫瓚卻謙遜道:“此乃將士用命之功,瓚不敢獨占。”

大軍繼續東進,直逼高句麗都城國內城。高句麗王伯固大驚,急調全國兵力防守。兩軍在沸流水對峙,戰況膠著。

一日深夜,公孫瓚巡視營地時,發現沸流水上遊有一處狹窄的山穀。他立即返回大帳,向公孫度獻策:“升濟兄,我觀上遊山穀可築壩蓄水,待水勢積蓄後決堤,水淹高句麗大營。”

公孫度眼前一亮:“妙計!但如何瞞過高句麗人?”

公孫瓚胸有成竹:“我可率一支偏師正麵佯攻,吸引敵軍注意。升濟兄則暗中派人築壩。”

計劃如期進行。三日後,當公孫瓚率軍在高句麗陣前叫戰時,上遊突然傳來轟隆巨響。滔天洪水奔湧而下,高句麗大營瞬間成為澤國。遼東軍乘勢掩殺,高句麗軍大敗。

國內城門戶洞開,高句麗王伯固被迫出城請降。公孫度接受了投降,但要求高句麗割讓渾江以西的全部領土,並年年納貢。

凱旋途中,公孫度對公孫瓚說:“伯珪兄,此番東征大捷,你居功至偉。我欲表奏朝廷,為你請功。”

公孫瓚搖頭苦笑:“如今天下大亂,朝廷詔令不出洛陽,升濟兄何必多此一舉?不如我們好好經營遼東,以圖後舉。”

公孫度沉思片刻,點頭稱是。回到襄平後,他大擺宴席犒賞三軍,並當眾宣布:“自今日起,伯珪兄為我遼東軍師將軍,統領全軍騎兵!”

席間,公孫瓚注意到一位年輕的文士坐在角落,氣質不凡。他詢問身旁的侍衛,得知此人名叫陽儀,是青州來的流民,頗有才學。

宴席結束後,公孫瓚特意找到陽儀交談,發現他對天下大勢見解獨到。次日,他便向公孫度推薦:“升濟兄,遼東欲成霸業,不僅需要猛將,更需謀士。陽儀此人,可堪大用。”

公孫度親自考察後,任命陽儀為幕僚,參與軍政決策。在陽儀建議下,公孫度開始招攬中原流亡士人,設立學館,教化百姓。


最新小说: 末世重生之林清 祖國人降臨,還好我是毀滅日超人 多子多福,暴擊精神小妹雙胞胎! 大胤逍遙王 穿成惡毒師尊,我養了五個反派崽崽 說我替身蹭熱度?真不直播你又哭 賢妃今天也在鹹魚 我的美女合租室友 孕吐上熱搜,死對頭大佬連夜認崽 我女友是氪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