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春日,年少的王玉耶跟隨家人千裡迢迢來到長安,相看遠親介紹的高門少年郎。
不出意外,這就是她未來的夫婿。
王玉耶隔著精致而薄透的帷幕,以一種既含蓄又充滿好奇的目光,悄悄地打量過馮睿達兩眼。
校場上的少年騎術精湛,箭術超群,每一次揮鞭躍馬都顯得那般英武不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眾人麵前光芒四射的少年,私下裡卻羞澀靦腆。
那份純真與內斂,與他場上的英姿形成了鮮明而迷人的反差,讓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
門當戶對方能琴瑟和鳴,郎才女貌自是天生一對……他們本該相敬如賓舉案齊眉攜手一生,卻沒想到世事無常命運弄人,走到了今日這般田地。
王玉耶很久之後才知道,馮睿達那時展現出的那份超乎尋常的文靜與沉穩,全因剛受過刑罰,身體狀況不允許他有任何大幅度的舉動,隻能被迫維持一種姿態。
此後的日子裡,每每馮睿達受罰,什麼歪門邪道的心思都歇了,隻能被迫躺在床上靜養時,才是王玉耶最高興的時候。
不僅僅是因為看到了馮睿達受到應有的懲罰,心中積壓已久的怨氣和不滿得以宣泄。
既有出一口惡氣的快意,更因為在這樣的安寧中,她仿佛能夠穿越時空的迷霧,再次捕捉到那個曾經純真無邪、意氣風發的少年郎的影子。
同為女子,靳梅英深知王玉耶心中的苦楚。輕歎一聲,出言寬慰,“甜言蜜語都是虛的,哪比得上真金白銀、田產莊園奉上的心意。”
王玉耶輕輕吸了吸鼻子,回應道:“我明白的。”
娘家隻送些可有可無的禮物,仿佛在暗示她應該深明大義,繼續與馮睿達維係這段婚姻,以維持兩家的聯姻關係。
最想要的公道和說法,卻是沒有往來的段曉棠替她討來的。
王玉耶嘴角勾出一抹嘲諷的笑容,“我回家就去翻冊子,沒人比我更清楚,馮家有哪些好東西。”
替人管家理事,無論做得多麼出色,終究隻是為他人做嫁衣。當然裡裡外外都是自己的才好。
按照馮家一貫的行事風格,這件事隻要馮睿達開口,其他人不會阻止。
王玉耶賭氣道:“如果他每養一個外室就送我一座莊子,那我倒希望他多養幾十個呢!”
隻要自己率先表現出滿不在乎的態度,那麼其他人就不能拿這件事來戳她的心肺,扇她的臉。
靳梅英連忙勸道:“莫要如此胡說。”
王玉耶冷靜一會,方才說道:“段將軍空口白牙嚇馮四一頓,卻是歪打正著了。”
見靳梅英略有些迷惑的神色,解釋道:“我從未想過要與馮四和離。”更不用說帶著兒子離開,甚至改姓了。
這是她的真心話,非是為了辯解而說出的客套話。“我們這樣的人家,婚姻結兩姓之好,哪裡是夫妻兩人說了算的。”
更彆提,讓她把兒子帶走了。以馮家的家世背景,又怎能允許血脈改姓、流落在外。
就算馮睿達不靠譜,可馮家的叔伯兄弟總是靠得住的。這一點,王玉耶多年的親身經曆可以保證。
假如馮睿達不幸隕落戰場,王玉耶不會改嫁。並不是因為她對馮睿達有多麼忠貞不渝,而是因為這將是她最有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