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元正最後宣布一項事務,“陛下對沙盤鐘愛有加,難保旁人不眼紅,雖是東施效顰之舉,但揣摩聖心者前赴後繼。”
“所以你們莫要對外透露沙盤捏製之法,但考慮諸軍之間友善,不能讓你們太過為難……”
孫安豐適時站起來,將幾份剛剛抄寫完畢的文章分發給了在座的眾人。
呂元正繼續說道:“若他們有所需,便以孫三的文章贈予。”
“這畢竟是右武衛智慧的結晶,獲取它自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能賣多少價錢,全看你們的能耐。所得上交大營一半即可。”
右武衛做出了信任背書,隻抽五成實在是良心。
孫安豐對眾人拱手作揖,言辭間滿是諂媚,“小子的文章能否洛陽紙貴,全看這一場了。”
彆管它的文學價值,就問一句,賣得貴不貴?
莊旭隻強調一個事實,“這是長安。”頂多算長安紙貴。
呂元正不以為意道:“萬一能賣到洛陽去呢!”
段曉棠腹誹一句,這時候可沒有著作權法,有到洛陽的時間,抄本都不知道到傳到第幾手了。
武俊江拈起一頁紙,眉頭越皺越緊,“我們何時參考了《水經注》?”
孫安豐分辯,“怎麼沒看過!”
你沒看,不代表彆人沒看!
薛留作證,“製作沙盤時的確參考了《水經注》,孫三還賦詩一首,提到了禹穴堯木。”
唐高卓補充,“是《觀水經注有感》。”
武俊江拿著紙張扇風,故作驚訝,“還真有這回事啊!”格調一下就上去了。
“這不得賣個二三百貫!”
範成明嗤笑道:“你侮辱誰呢!有資格弄這玩意的,哪個會缺錢。少於一千貫,就彆回來見人。”剩下的五百貫揣兜裡,美滋滋!
伸手索要,“給我一份。”
莊旭打探,“範二,你打算坑誰?”
範成明拍拍手,表現得格外灑脫,“做生不如做熟,當然是並州白家了。”
他們製作的成品主要集中在並州以北,廣袤的山西大地,許多地方不曾涉及。
他就不信,白湛那個張揚性子會不心動。
盧照若有所思,“也給我一份,我試試能不能賣給幽州大營。”
眾人互相通氣,免得到時候撞車了。
眾人一致看向孫安豐,孫家的三公子不得做點表示?
孫安豐連連擺手,“我最近可得謹言慎行。”
這篇文章有多少含金量,孫安豐還能不清楚嗎!不帶這麼坑親爹的。
眾人又將目光投向秦景。
秦景坦言,“我並無開源的本事。”
呂元正做主,“北征之際,榮國公在陛下麵前替我們轉圜頗多,沙盤製作之法,贈予他也無妨。”禮尚往來而已。
幾隻肥羊先後被人認領,尹金明等人看看熱鬨也就罷了,賣“文章”最講究的是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