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馮睿達又犯了手癢的毛病,斜眼瞥見範成達椅腳邊,坐著個安安靜靜薅雞毛的小孩,小手捏著毽子上的絨毛,一根一根扯得認真。
他一時興起,根本沒多想,伸手就揪住孩子的後領,像拎小貓似的把人提了起來。
馮昊慨眼疾手快想攔,卻還是慢了一步,聲音裡帶著急,“四叔……”
馮睿達拎起來才發現不對勁,這孩子好像比範彝小了不止一點。細胳膊細腿的,倒像隻沒長開的小奶貓。
這年頭男孩女孩打扮本就相差無幾,單看發式、飾品也未必準。寶檀奴頭上就梳了三個小揪揪,身上唯一的裝飾,隻有脖子上掛著的那把長命銀鎖,看著倒像戶尋常人家的孩子。
馮睿達隻當是哪位大將軍的幼子或小孫兒,拎著後領晃了晃,咧嘴一笑,“這小玩意還挺好玩的!”
寶檀奴被他晃得一懵,手裡的雞毛毽子沒抓穩,“啪嗒”往地上掉。馮睿達眼疾手快,伸手抄住,又笑著往她麵前一扔。
寶檀奴全身懸空,下意識地往前一撲,竟穩穩抱住了毽子。她眼睛一下子睜得溜圓,裡頭閃著驚喜的光,輕輕“咦”了一聲,仿佛發現了什麼新奇的玩法。
她攥緊毽子,用力往馮睿達那邊扔去。馮睿達抬手接住,又扔了回來。
一來二去,他竟一隻手拎著孩子,一隻手陪她玩起了扔毽子,一大一小玩得不亦樂乎,寶檀奴甚至咯咯笑出了聲。
馮昊慨在一旁看得直皺眉,彆過臉去,一臉往事不堪回首的無奈。馮睿達在家就總這麼跟子侄們瘋鬨,沒個長輩樣子。
周圍的人可沒這般輕鬆。範成達看得眉頭直跳,吳越放在膝上的手早已攥緊,帳內諸人更是屏住了呼吸。馮睿達性子毛躁,萬一沒抓穩,把孩子摔了,那可怎麼了得?
範成達實在看不下去,起身一步上前,乾脆利落地把寶檀奴從馮睿達手裡“解救”出來,轉身就塞進了匆匆跑過來的吳越懷裡。
溫熱的小身子落進懷中,吳越懸著的一顆心總算落了地。他這會覺得馮睿達比當初指出他吹的是《碧玉歌》的時候更討厭了。
馮睿達見帳內眾人神色緊張,這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這小玩意原來是王府的。他還道誰家這麼摳門,連個金鎖都舍不得給孩子戴,原來是守孝啊!
馮昊慨連忙起身告罪,臉上滿是歉意,“王爺勿怪,四叔在家常這般與子侄玩耍!”
其他人聞言暗道,馮家其他幾個兄弟脾氣真好,就這麼忍著,沒把這條瘋狗摁在地上揍一頓。
偏偏寶檀奴沒半點“脫離魔爪”的後怕,反倒覺得剛才的遊戲新奇有趣,在吳越懷裡掙了掙,小手還朝著馮睿達的方向伸,顯然還沒玩夠。
馮睿達識趣地移開目光,若是彆家孩子,他還能再逗逗,吳越的女兒,還是算了。
盧自珍含笑打圓場,“這孩子,究竟是膽大還是膽小?”
他也聽過寶檀奴被雞嚇哭的“光輝事跡”,將門人家崇尚武勇,但一個小女郎,要求倒也無需那麼高。他們一班武將齊聚於此,人人煞氣都重,有好些可止小兒夜啼的前塵往事。
偏偏寶檀奴全不在意,該玩就玩,倒有幾分將門之後的憨膽。後來更是湊到馮睿達這個“殺才”麵前去了。
吳越輕撫著女兒的背,語氣裡帶了幾分自豪,“她人小,卻曉得好壞。”
小孩子的心最是敏感,誰是真心逗她玩,誰是假意敷衍,善意、惡意分得清楚。吳越自己就是從孩童時代過來的,這點最明白不過。
話音剛落,帳門口傳來一個帶著笑意的聲音,“你們在說什麼趣事?”
帳內眾人聞聲連忙起身相迎,吳越也抬頭致意,“樂安王兄。”
來的人是吳巡,他大步走進來,順勢在吳越身旁坐下。
呂元正作為右武衛的當家人,此次慶功宴的主辦人,這會卻連前三的位置都挨不著。
吳越聲音低沉,“剛說到,寶檀奴喜歡玩些小國公幼時玩的遊戲。”
這也算四舍五入的實話,怪隻怪馮睿達在外的名聲實在是一言難儘。換了旁人,吳越定會直說孩子喜歡跟誰玩。
吳巡瞟了一眼坐在馮睿達旁邊的馮昊慨,不置可否地“哦”了一聲,隨即把目光轉向寶檀奴,仔細打量起這個遠房侄女。小家夥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倒顯得機靈得很。
孰料寶檀奴半點不給這位遠房伯伯麵子,許是覺得他的目光太過銳利,竟往吳越懷裡一縮,扭過身子,隻留個毛茸茸的後腦勺對著吳巡。
吳巡見狀笑了,“恒山和七郎你小時候,可一點都不像。”
無論是性情還是相貌,都不像。兩代人,一男一女,本就難有全然相像的道理。
何況父女倆的五官的確差異不小,唯有偶爾蹙眉或笑起來時,神態才有幾分隱隱的神似。
幸好寶檀奴是個女孩,若是男孩,被人這般說“不像父親”,雙方怕是要當場翻臉。
“子肖父”,在世人眼中,是孝行的重要表現。
薛曲才不管吳巡是單純陳述事實,還是陰陽怪氣。當即四兩撥千斤地笑道:“小郡主這模樣,更像老王爺年輕時,尤其是那雙眼睛,亮得很!”
吳越差點火候,吳嶺卻是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哪邊更貼金還用說嗎?
帳內眾人大多隻熟悉吳嶺中年後的模樣,至於他風華正茂時的風采,隻剩個模糊的印象。甚至有些人因統屬不同,從未見過年輕時的吳嶺。
薛曲說這話時卻半點不心虛。他打投軍起,就跟著範家上一輩兄弟,在吳嶺麾下效力,算是在場諸人中,和吳嶺關係最深厚的人之一。
作為在場資曆最深的韓騰,抬起那雙昏花的老眼,費力地端詳了寶檀奴片刻,緩緩點頭,用他那沙啞的聲音肯定道:“是像!”
韓騰一開口,帳內再無人有異議。
連吳越自己聽著,都覺得心裡熨帖了不少。父親的榮光,能在女兒身上留下一絲影子,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