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屠戶劉猛,尋常一日_汴京風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汴京風雲錄 > 第一百一十章 屠戶劉猛,尋常一日

第一百一十章 屠戶劉猛,尋常一日(1 / 2)

卯時剛過,天邊還隻是一抹魚肚白的顏色,瓦子區那特有的、混雜著各種難以名狀氣味的晨霧尚未完全散去。

豁牙劉,街坊們更習慣叫他劉猛,就已經在自家那簡陋卻還算乾淨的肉鋪裡忙活開了。

“呼哧……呼哧……”

他赤著粗壯的膀子,額頭上滲著細密的汗珠,正使出吃奶的勁兒,將一扇剛從屠宰場拖回來的、還帶著幾分溫熱的整豬,費力地往那張被歲月和油汙浸染得烏黑發亮的案板上搬。

這豬膘肥體壯,少說也得有兩百來斤,沉甸甸的,壓得豁牙劉的腰杆都有些發酸。

“他娘的,這幾日天乾物燥,連豬都長得瓷實了些。”劉猛嘟囔了一句,將豬肉在案板上擺正了位置,然後從旁邊的磨刀石上抄起那把跟了他小半輩子的剔骨尖刀。

“唰唰唰……”幾下利落的磨刀聲後,那原本略顯暗淡的刀刃,在昏黃的油燈光下閃過一絲寒芒。

豁牙劉深吸一口氣,眼神專注起來,手腕一抖,那把沉重的尖刀在他手中便如同有了生命一般,沿著豬的骨骼脈絡,精準而迅捷地遊走。

剔骨、分肉、去皮、去膘……他的動作嫻熟得像是在完成一件藝術品,每一刀下去,都恰到好處,不多一分力,也不少一分肉。

很快,一扇完整的豬就被他分解成了條是條、塊是塊的豬肉、排骨、五花、裡脊……以及一堆看起來血淋淋、但卻是瓦子區不少窮苦人家的豬下水,自從趙三郎的“串串香”在瓦子區火了以後,小部分的食肆也開始推出了豬下水新菜品,但味道……一言難儘。

將分割好的豬肉用掛鉤一一掛在鋪子前方的橫梁上,又將那些豬頭、豬蹄、豬下水等分門彆類地堆放在幾個大木盆裡,豁牙劉這才直起腰,捶了捶有些發酸的後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天色已經漸漸亮了起來,瓦子區的街道上也開始有了些許人聲。

豁牙劉的婆娘,一個身材同樣壯實、嗓門卻細聲細氣的婦人,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棒子麵糊糊和兩個黑麵饅頭走了進來。

“當家的,先墊吧墊吧肚子,待會兒客人就該上門了。”劉猛娘將碗筷放在案板旁一張油膩的小方桌上,又拿起一塊乾淨的抹布,仔細擦拭著案板和豁牙劉剛用過的刀具。

“嗯。”劉猛應了一聲,接過碗,也不嫌燙,呼嚕嚕幾口就將那碗棒子麵糊糊喝了個底朝天,又拿起一個黑麵饅頭,就著案板上剛切下來的一小塊帶著點肥膘的豬頭肉,大口咀嚼起來。

這便是他這個屠戶尋常一天的開始,簡單、粗礪,卻也踏實。

吃飽喝足,豁牙劉擦了擦嘴,又將那把剔骨刀在磨刀石上仔細磨了磨,這才將肉鋪的門板卸下幾塊,算是正式開張了。

瓦子區的早晨,總是從各種叫賣聲和討價還價聲中蘇醒的。

“劉猛哥!今兒個這五花肉瞧著不錯啊!肥瘦相間,紋理清晰!給我來兩斤,切厚點,晚上給家裡婆娘孩子解解饞!”一個挑著菜擔子的漢子,老遠就扯著嗓子喊,他是豁牙劉的老主顧了,知道劉猛這兒的肉新鮮實在。

“好嘞!張老哥,您擎好吧!”劉猛咧嘴一笑,露出那顆標誌性的豁牙,手起刀落,精準地從那塊肥美的五花肉上割下兩大塊,往秤上一稱,“不多不少,兩斤一兩,那點零頭就算了!”

“得嘞!還是劉猛哥爽快!”張老哥喜滋滋地付了錢,提著肉走了。

緊接著,又來了幾個街坊鄰居,有提著籃子的大娘,想買點肉末回去包餃子;有幫著家裡酒樓采買的小廝,要幾根新鮮的筒子骨回去熬湯;還有幾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的窮苦漢子,隻敢怯生生地問一句,能不能賒幾塊最便宜的碎肉或者下水,給家裡病著的老娘補補身子。

豁牙劉對這些老主顧,向來是能照顧就照顧。

大娘要肉末,他就多給剁上幾刀,保證肉質細膩;小廝要筒子骨,他就挑那骨髓飽滿的給;至於那些賒賬的窮苦漢子,隻要不是太過分,他一般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誰家還沒個難處呢?他自己也是從苦日子裡熬過來的。

當然,也有那麼幾個看起來就不是善茬、說話橫衝直撞的潑皮無賴,仗著在瓦子區有那麼點“勢力”,想來占點小便宜。對付這種人,豁牙劉也有他的法子。

他也不跟他們吵,也不跟他們鬨,就是把那把雪亮的剔骨刀往案板上一插,刀尖兒兀自“嗡嗡”作響,然後用那雙常年跟牲口打交道、帶著幾分血氣的眼睛,冷冷地盯著對方,一言不發。

那股子無形的煞氣,往往就能讓那些色厲內荏的家夥知難而退。畢竟,一個天天跟刀子和畜生打交道的屠戶,真要發起狠來,也不是好惹的。

生意不緊不慢地做著,日頭也漸漸升到了頭頂。瓦子區的街道上更加熱鬨起來,各種小攤小販都支起了攤子,吆喝聲、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豁牙劉的肉鋪前,也始終沒斷了人。他一邊忙著給客人切肉稱重,一邊還得豎起耳朵,聽著周圍街坊鄰居們傳遞的各種小道消息和八卦閒談。


最新小说: 規則:開局出現在神秘列車 重生70,開局被分家 惡女擺爛後,五個前男友扯頭花 龍珠:開局召喚維斯 菜就多練,大師姐已經殺到上界了 暴發戶愛上京圈太子爺,怎會般配 逃荒有空間,嫁絕嗣糙漢一胎多寶 開局從逃命開始 偏偏寵上你 重生歸來我靠祖傳編藝發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