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鏡在歸穀道中央立了三日,鏡前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哭聲、笑聲、驚歎聲混著紫穗穀的清香,在穀道裡繞成了團溫暖的霧。
柳氏蹲在鏡旁,看著鏡中不斷流轉的百年往事,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蛇紋玉佩。忽然,鏡中畫麵一頓,阿棘和為首者並肩走在穀田的身影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片燃燒的穀倉——火焰舔舐著木質梁架,劈啪作響中,個穿鳳紋錦袍的女子正往火裡扔穀種,每扔一把就喊一句:“燒不儘的是根!”
“那是……淑妃?”蘇明軒湊過來,指著鏡中女子的側臉,“這袍角的鳳紋,和柳姐玉佩上的一模一樣!”
鏡中女子轉過身,臉上沾著煙灰,卻笑得亮堂:“今日焚的是倉,明日種的是田!西域的穀種埋進中原的土,中原的穀種撒進西域的沙,看誰還能分得出彼此!”說罷,她竟從懷裡掏出半塊玉佩,往火裡一扔——柳氏猛地按住自己腰間的玉佩,觸感竟有些發燙。
“淑妃這是……以鳳紋玉佩為引,讓兩地穀種在火裡相融?”王院判推了推眼鏡,鏡片反射著鏡中的火光,“難怪紫穗穀的根須裡能測出玉的碎屑,原來是這麼回事!”
這時,個頭發花白的老農夫顫巍巍走到鏡前,拐杖往地上一頓,鏡中立刻浮出個扛著鋤頭的青年,正把燒焦的穀種往石縫裡塞。“是俺爹!”老農夫突然哭出聲,“他總說當年沒護住穀倉,對不起西域來的商隊,原來是在這兒補呢……”鏡中青年的動作,和老農夫每天清晨往石縫裡撒新種的模樣,分毫不差。
柳氏忽然起身,對著圍觀的人群朗聲道:“誰還有沒說出口的憾事?對著鏡子說吧,穀種都記著呢!”
話音剛落,個穿西域服飾的女子擠上前,對著鏡子哽咽:“曾祖母說,當年不該為了搶水源,把中原商隊的駱駝趕到流沙裡……”鏡中立刻映出片流沙,個戴帷帽的女子正往沙裡埋水囊,旁邊臥著幾匹駱駝——正是那女子曾祖母的模樣。
“俺們村當年偷換了西域的穀種,用癟穀充好穀!”個壯漢紅著臉開口,鏡中浮出群村民在月光下換穀袋的場景,“俺爹總說夜裡聽見穀種哭,現在才知道是真的……”
人群裡漸漸響起此起彼伏的聲音,像百年的積怨在鏡前化開,順著鏡麵流進土裡,紫穗穀的根須突然瘋長,纏上鏡腿,將這些聲音往地下送——那裡,阿棘埋下的焦種正在發芽,嫩白的芽尖頂著星點金光。
蘇明軒看得心頭發熱,突然扯開衣領,露出鎖骨處的疤:“我先說!上次在蛇穴穀,我故意把柳姐的穀種換成了陳種,就怕她比我種得好……”鏡中立刻映出他偷偷換袋的畫麵,柳氏笑著捶了他一拳,鏡裡的阿棘也正給為首者的水壺裡偷偷摻泉水,兩人動作如出一轍。
“該俺了!”個紮羊角辮的小姑娘舉著半塊麥餅跑過來,“俺昨天偷吃了西域商隊的葡萄乾,沒給錢!”鏡中浮出個紮小辮的丫頭,正把葡萄籽埋進土裡,旁邊蹲著個西域小男孩,偷偷往她兜裡塞葡萄乾——正是現在站在小姑娘身後的西域商販家的小子。
柳氏看著鏡中不斷湧現的往事,突然想起淑妃手劄裡的話:“憾事如種,藏著會爛,說開了能發芽。”她轉頭對王院判道:“取些紫穗粉來,混著泉眼水,給鏡子擦擦。”
王院判麻利地調製藥水,柳氏蘸著水擦鏡麵,鏡中立刻泛起漣漪——阿棘和為首者的身影又出現了,這次他們手裡各拎著個穀袋,正往對方懷裡塞,阿棘袋裡是中原的耐寒穀,為首者袋裡是西域的抗旱種,兩人手背的疤在月光下重合,竟也是個“歸”字。
“快看!”蘇明軒指著鏡中,“他們身後的穀倉,牆上刻著字呢!”眾人湊近一看,牆上赫然是“天下穀田,一粒生萬物”。
這時,紫穗穀突然齊齊彎下穗子,像在鞠躬。歸穀道兩側的土地開始震動,從鏡底冒出無數嫩綠的芽,有的頂著穀殼,有的裹著沙粒,卻都朝著鏡子的方向生長。
“是百年前沒發的芽!”王院判激動地蹲下身,看著芽尖上的穀種殼——正是阿棘當年埋的那些焦種,“它們在等這些憾事說開,才能破土!”
老農夫顫抖著把拐杖插進土裡,拐杖旁立刻冒出棵幼苗,葉片上還沾著焦痕。“爹,你看,長出來了……”
西域女子的帷帽影子落在鏡旁,那裡鑽出棵葡萄藤,藤上掛著串紫葡萄,顆顆像瑪瑙。
壯漢腳邊的土裡,冒出簇飽滿的穀穗,穗粒鼓鼓的,沒有一粒癟穀。
柳氏看著眼前的景象,突然明白淑妃為何要焚倉——不是毀滅,是給穀種一個重生的理由。她摘下腰間的玉佩,輕輕放在鏡麵上,玉佩立刻融進鏡中,與淑妃當年扔進火裡的半塊合二為一。
“轟——”鏡麵突然炸開金光,無數穀種從鏡中飛出,有的落在牧民的羊皮袋裡,有的鑽進農夫的竹筐中,還有的粘在孩子們的衣角上。個穿鳳紋錦袍的虛影從鏡中走出,與柳氏的影子重疊,聲音像從百年前傳來:“記住了,穀種不分你我,土地不分南北,人心……也該如此。”
金光散去時,青銅鏡上的綠鏽褪儘,露出底下的銘文:“一穀一世界,一鏡照百年,種下去的是穀,長出來的是家。”
紫穗穀的穗粒開始飽滿,風一吹,穀種簌簌落下,落在鏡旁的空地上,立刻冒出新芽。老農夫彎腰撿起一粒,放進嘴裡嚼了嚼,眼睛一亮:“甜的!是甜的!”
蘇明軒撿起一粒,遞給西域商販家的小子,兩人嚼著穀粒相視而笑,鎖骨的疤和臉頰的痣,在陽光下像兩朵並肩的花。
柳氏站在鏡前,看著鏡中自己的身影與淑妃的虛影慢慢重合,又慢慢分開,腰間的玉佩重新浮現,隻是上麵多了行小字:“歸者,非歸途,是共生。”
遠處,泉眼之母的白霧裡,淑妃和針娘的身影漸漸清晰,正彎腰往田裡撒種。歸穀道的風帶著穀香吹過,把新結的穀種吹向中原,吹向西域,吹向每片等待生長的土地。
喜歡逍遙紫衣侯請大家收藏:()逍遙紫衣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